长三角一体化是什么?

2024-05-18 14:41

1. 长三角一体化是什么?

长三角一体化包含三省一市,实际上一体化不一定要从这么大空间来讲,可以从区域内部进行规划,若干个都市圈里的一体化就是长三角一体化,所以更加需要在长三角内部推动都市圈规划。
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也是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推动,中国大部分地方没有形成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长三角是例外。一个都市圈的创新生态、产业体系、产业链和营商环境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奔走于1小时通勤圈的广大从业者,他们是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有生力量。

扩展资料:
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坚持主流价值引领,筑牢精神支柱,建设精神家园,从更高层面、更大范围丰富和充实群众的精神世界,是必不可少的人文基础和精神支撑。长期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现实淬炼,形成了江南文化勤勉、机敏、敦行、坚韧、崇文、重商、开放、进取、精致、雅逸等文化基因和开放求新、明达致远、精进图强的区域精神。
江南的优秀文化基因和区域精神,必将会以其人文光辉照亮江南地区继续前行的方向和路径,对江南地区在新时代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起到激发精神动力、引领发展方向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 
人民网-抓住并用好长三角一体化重大机遇

长三角一体化是什么?

2. 推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长三角地区包括了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嘉兴、湖州、绍兴、台州、舟山共16个城市,该地区是中国发达的经济区域之一,近年又被誉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亦称都市圈,其他五大城市群分别为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欧洲大陆西北部城市群)。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一直受到中国仍至世界的瞩目。不过,坦率地说,目前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并不平衡,而各城市之间对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重视程度也不平均。更重要的是,各城市大都仍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去考虑问题,并没有完全从整体推进长三角经济发展大局去作为出发点,所以,在许多问题上,各城市虽然谈不上“本位第一”,但“为我所用”、“实用主义”的情况,在推进合作项目时还是会不时明显地表现出来,首先是各城市强势部门如计、经委系统、财税系统、外经贸系统等的合作尚未提上议事日程,港口的暗中竞争依然故我,连交通卡互通至今也未能“捅通”。而各地提出要与上海“接轨”,其实更多的是想到自己能从中获得多少利益,并不是为了与上海实现一体化,因为接轨的双方心里都很清楚,在一市两省行政体制并存、大家都分灶吃饭、而中央又对沪、苏、浙各项经济指标实施考核的情况下,长三角16个城市真正达到一体化,目前还仅是纸上谈兵,只不过是一个未来的目标而已。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16个城市都很赞成,但是,真正实现起来却困难很大,于是,许多人便归咎于行政区域的存在,称现行的行政辖区划分限制了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为此,不时有人提议把长三角区域16个城市划出来单独成立一个行政区,或设立大上海经济区,或成立长三角行政区等等。 

  其实,认为沪、苏、浙行政区域的存在影响长三角一体化,是一种不正确的观念,这一认识误区的要害,是把长三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辖区的一元化混淆了。事实上,行政管辖上分属不同辖区,并不影响某一地域的经济一体化现实,如美国和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城市群经济区域,它就包括了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豪特利尔广大地区,大中小城市达35个,均分布在美国五大湖沿岸,面积达24.5万平方公里,人口为5000万,是世界上特大制造业带。它不仅分跨了好多个省区,还跨越了两个国家,但并未影响它作为一个区域的经济一体化。所以,认为只有实现行政区辖一元化,才能推进一体化,实在是一种片面认识。 

  所谓经济一体化,主要就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经济能实现互补、集群、同步、协调的和谐发展,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它包含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区域内部实现同城效应,即通过交通便捷互通、文化融合、现代服务业同步,使这一地域各城市的居民,犹如生活在同一城市。二是在同一区域内发展经济的法律法规保障上,分别或共同立法,实行或采取相同的经济政策。三是在同一地域内紧密协调,解决地域内部产业同构问题,防止或杜绝内部相同行业、产业搞恶性无序竞争,防止因产业同构而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损害。四是通过协调发展很好地达到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五是实现老百姓在区域内能自由择地居住、人才能完全自由流动。六是居民的生活方式、观念理念、消费水准逐步趋同。这些特点,与行区域的属辖并不一定要有关系,地就是说,经济一体化并不是辖区内全方位的一元化,它只是限定在经济发展这个范畴内,谈的是发展问题,与一元化是两个概念。 
   
  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中的七大障碍 

  就长三角目前16城市实际情况而言,谈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一体化,还为时过早。它尚受以下七个条件限制:1、长三角地域交通圈布局尚未完成,例如从苏中的扬、泰二州,到长三角最南端的台州、东南端的舟山,距离很远,还感受不到同城效应,只是沪、杭、嘉、苏或宁扬、镇,或杭、嘉、湖、绍各城市间小范围有同城效应。2、各城市地域差异尚较大,包括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居民生活质量等。3、自然条件的差异明显。4、16城市的行政级别不同,造成经济活动对话中的障碍,如上海是中央直辖市,宁、杭是副省级省会城市,甬、苏、锡是副省级领导主持工作的城市,其他均为地级市,这就造成同一职能部门级别不对称,拍板权不一样。如16城市的政府对外合作交流部门,上海设立了办公室,是正厅局级单位(与发展改革委平级),下面设了许多处室,还能管辖驻外省市的办事处,对外开展经济合作交流业务,有经费、有整套思路、有独立拍板权,而有的地级市,则仅在市政府发展改革委内设一个合作发展(交流)处,仅二、三人或四五个人负责,本身无权限,对外合作需经过发展改革委。5、长期以来,长三角对外打什么牌的问题未解决,上世纪80年代曾打过上海经济区的牌子,即广义的“上海牌”,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牌子没了。以后也试过打长江牌,也没成功。现在又打起了长三角牌子,但是,走遍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没有一家企业、事业单位或旅游单位的名称叫“长三角”的,包括港口名称、交通线路等,目前也就是有一个松散的协调机构叫“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在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慢慢运转着。所以,长三角的名称至今仍未成为一个商业或经济意义上的品牌。6、16城市的“软实力”发展水平差异还较大,服务业、教育水平、人才资源水平、文化积淀、办事效率等还不平衡,尤其是发展观念上的差距、对生活质量的要求等。7、16城市分属一市两省,除上海外,大家都需完成省政府考核的经济指标,它们不可能完全“心往长三角想”。综上所述,可知正是这些差异,难以达到人们认识误区上的那种“一体化”理想,事实上这一差异是不可能在经济一体化中抚平的。 
  这就是说,经济一体化仅仅只是发展一体化,它不是人们理想化的“一城化”、“一地化”,即不是同一行区域的一元化,它没必要、也不需要实施这种在行政辖区一元化之下的“同体化”(即同一政策下的一切都是一个统一体)。 
   
  加快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六大方向 

  弄清了经济一体化不是行辖区的一元化,对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就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期望值,也就能找到正确推进的方向,也就不会有不切实际的建立大范围上海行政特区或长三角行政区的想法(不少专家颇持此见)。目前最为迫切和实际的,就是在沪、苏、浙省市一级党委、政府的协调、领导下,稳步、扎实地推进经济一体化发展(例如前不久刚举行的沪、苏、浙“五巨头”会议)。根据我对长三角范围内许多城市的考察,认为目前应着重在以下六个方向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是较为适宜的: 

  第一、大力发展“软实力”领域的同城效应,在观念更新、行政管理、现代服务业、文化融合等方面逐步缩小差距。观念更新方面,在向国外先进国家学习、创新、消费等理念上,上海是走在前头的,但在发展民营经济方面却不及浙江;而在行政效率、规范管理方面,江、浙的地市级城市与上海差距较大。行政管理的同城效应则更多地去关注法制法规的一致、经济政策的一致,别像上世纪80年代那样,许多事情在苏、浙合法受保护,在上海则属违法受打击。对此,我建议沪、苏、浙人大常委会和政府部门不妨建立联席协调会议制度,推进共同立法、协商立法或制订共同的地方政策、法规。而文化的融合,则内容更广,譬如,应让沪、苏、浙逐步实现语言的融汇,将来在长三角地域语言流通领域基本扫除方言土语障碍。还有,能否搞点地方戏剧的整合、融化,例如将流行于苏南、浙东、上海的锡剧、苏剧、、甬剧、沪剧四种滩簧戏融汇改革为一个剧种? 

  第二、观念意识上的一体化。目前,长三角地区在发展思路、观念上并不一致。前已说过,如对民营经济发展方面,上海的观念落后于绍兴、台州等地。而像常州这样的地级市政府,其发展思路、观念,多年来市政府一直赶不上下辖的武进区(原武进县级市),现在它的经济已大大落后于无锡、苏州,如今快要被县级市江阴追上(现在该市的市长就原是江阴的市委书记)。而扬州、泰州、舟山、镇江等市,与更发达的地区苏州、宁波、绍兴等观念差距亦较大。 

  第三、加快实施交通一体化。长三角是一个整体,同城效应的前提是交通一体化,近年这一地区交通发展很快,但仍有差距,例如上海到湖州的高速公路至今未通,其“肠梗阻段”在江苏的吴江,由于湖州是浙江的城市,江苏对贯通沪、湖高速自然不起劲,因为它不是主要受益方。而上海到宁波的铁路至今未实行高速运行,动车组也不通。上海到台州的交通线唯靠公路,交通上的“同城效应”目前尚难达到。 

  第四、应该打长三角牌。目前,长三角的牌子还停留在地域名称上,没有品牌。我在想,在有些行业,能否统一整合,打一个长三角牌子?例如旅游景点,能否把长三角主要景点包括苏、杭二州和黄山,包装成一个长三角品牌向海内外推销?2010年世博会在即,7000万的海内外游客中,大批海外游客来沪,他们会被五花八门的景点弄得不知所措,因此,包装好长三角旅游品牌,就能更好地推销出去。又如:长三角一些城市港口竞争激烈,其中尤以上海港、北仑港(宁波)、舟山港之间的竞争最烈,我想,能否把这些长三角主要港口都整合为一个长三角的港口集群,都打长三角一个牌子?当然内部可以有分工,经济上也各自核算。假如整合起来了,合并打一个牌子,未来的“长三角港”就是当然的世界第一大港了。目前宁波、舟山港口正在考虑整合中,浙江方面更多的恐怕还是想利用天然深水海岸线的资源丰富的优势与上海港竞争,而上海虽获得了洋水港,但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深水港,与岱山岛和北仑港的岸线比,它还比较浅,所以,上海的港口建设已感受到危机袭来。在这方面,长三角海关通关“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值得为港口发展一体化所借鉴。 

  第五、同类企业应逐步整合、兼并,实行托辣斯化,同时着力打造世界著名品牌。长三角城市之间产业同构问题,反映了经济上的发展无序,当然也有传统的因素、人才智力结构相同的因素。由于没有跨省市统一的行业协会协调,加之各省市都有地方保护主义,产业同构问题自然就无法避免。例如在纺织业、动漫产业、制造业等方面,好多城市的产业都相似,没有独特的优势和品牌,重复建设加上重复污染,引进外资时“互相残杀”等,所以看起来长三角经济总量很大,但在世界上叫得响的品牌又有几只? 
   
  第六、逐步缩小地区收入差异。我在考察长三角的教育、人才市场一体化发展时,发现一个现象:就是长三角地区人才流动虽有“大自由”,却又并不真正体现出“自由”,即知识型人才向上海、苏州、杭州、宁波等地区流动多,而回流到一般地市级城市则较少,人才流动尚处于单向阶段。人才流动的这个“不自由”,不是人才政策本身有问题,而是各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准、居民生活质量、职工收入差距、地域文化背景、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平衡等造成的。对此,我建议铖市在财政收入宽裕的大前提下,不妨逐渐在长三角范围内实行收入分配同质化,其他15城市普通居民收入水准、市场物价,基本与上海持平,从而消除人才双向流动的真正障碍。 

  加快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很重大的意义,我们相信,只要克服、破除了认识误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是可行的、能迅速见效的;同时,也必将使长三角16城市的人民共同享受到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好处。

3. 什么是长三角一体化?

长三角一体化知识点:为什么要建示范区?

什么是长三角一体化?

4. 推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长三角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先驱者,起到的是领头羊的作用,当经济产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必须寻求性的拓展,不可避免就会有新的竞争,竞争的基本条件就是规模,长三角经济的一体化,有助于产业资源的配置和整合,有助于规模的扩张,有助于人力资源的分工和优化,有助于整体竞争力的增强,有助于地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思维意识的提高,同时为为其它地区经济改革提供了参考蓝本。

5. 长三角一体化是什么?


长三角一体化是什么?

6. 长三角一体化是什么?

长三角一体化包含三省一市,实际上一体化不一定要从这么大空间来讲,可以从区域内部进行规划,若干个都市圈里的一体化就是长三角一体化,所以更加需要在长三角内部推动都市圈规划。
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也是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推动,中国大部分地方没有形成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长三角是例外。一个都市圈的创新生态、产业体系、产业链和营商环境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奔走于1小时通勤圈的广大从业者,他们是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有生力量。

扩展资料:
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坚持主流价值引领,筑牢精神支柱,建设精神家园,从更高层面、更大范围丰富和充实群众的精神世界,是必不可少的人文基础和精神支撑。长期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现实淬炼,形成了江南文化勤勉、机敏、敦行、坚韧、崇文、重商、开放、进取、精致、雅逸等文化基因和开放求新、明达致远、精进图强的区域精神。
江南的优秀文化基因和区域精神,必将会以其人文光辉照亮江南地区继续前行的方向和路径,对江南地区在新时代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起到激发精神动力、引领发展方向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 
人民网-抓住并用好长三角一体化重大机遇

7. 长三角一体化是什么意思?

推进区域内部统一的社会文化市场建设,必须强化区域共同的社会文化理念、社会文化认同,以区域社会文化协定、社会文化规划、社会文化建设行动计划和社会文化框架等系统化政策模式推动区域社会文化认同与合作交流。推进长三角社会文化市场区域合作与一体化,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发力。
1.深化社会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社会文化市场体系
继续深化社会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社会文化市场体系。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国有资本占比过高所造成的长三角内资本准入门槛过高、社会文化企业竞争活力不足等问题,加快社会文化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社会文化企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市场准入监管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社会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对社会文化产业进行投资经营,实现所有制结构和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对社会文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解放与释放社会文化发展活力。
另一方面,要加强长三角各地社会文化管理部门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社会文化领域大部制改革,促进政府转变管理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创建新型政府社会文化治理模式。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有关政策意见,改“先证后照”为“先照后证”,改审批制为备案制,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消除地区间贸易壁垒,降低社会文化市场交易成本,为社会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推动社会文化资源协同开发,打造特色社会文化品牌
深入挖掘长三角特色社会文化资源,以特色社会文化项目打造为抓手,深入实施重点文学、舞台艺术、影视剧、重大主题美术、优秀少儿作品等精品创作生产工程,创作生产出一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社会文化、具有江南文脉特质、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社会文化产品,实现社会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竞争优势转变。积极鼓励社会文化IP创新、技术创新,在各类省市社会文化产业引导基金中,优先扶持具有高技术含量与高社会文化创意的社会文化项目,实施长三角特色社会文化科技保护示范工程,完成对江南社会文化、运河社会文化、海派社会文化等社会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建设,建设一批具有长三角特色社会文化资源IP数据库。
统一设计长三角社会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和主题宣传口号,利用“大运河”“江南古镇”“江南水乡”等特色社会文化元素,打造长三角社会文化产业领域顶级节庆、论坛、赛事等高端品牌,如“长三角社会文化艺术节”“长三角社会文化产业高峰论坛”“江南民俗节”“江南演艺节”“长三角动漫节”。引导社会文化企业利用上述品牌对长三角各地的相同资源和互补性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大运河休闲娱乐街区”“江南古镇游”“世界社会文化遗产游”“长三角社会文化节庆联盟”等品牌。

3.加快价值链整合,以产业联合升级实现发展一体化
一是对长三角社会文化产业进行专业化分工布局。通过政府协商、规划引导,形成长三角社会文化产业垂直水平的合理分工布局,如上海发展高端工业研发设计和国际社会文化贸易,江苏重点发展社会文化制造业的工艺设计,浙江强调各种社会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销售体系的建设;安徽则更多注重社会文化产品的生产制造,逐步形成以上海居首、江苏和浙江居中、安徽居尾的雁阵分工格局。
二是重视培育产业组织者。推动长三角社会文化产业各行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知名品牌企业,培育一批辐射能力强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骨干企业。以一批“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带动性”的社会文化项目为引领,积极扶持部分龙头社会文化企业成为社会文化创意产业链的系统整合者和产业组织者,使龙头社会文化企业向更加关注创意设计、版权交易、发行等高附加值的“产业链高端垄断模式”转型。
三是强化企业间创新融合。鼓励社会文化产业园区以大型社会文化企业为核心形成区域创意系统,引导大型社会文化企业以项目外包的方式与中小、小微社会文化企业分工协作。加快相关性产业的关联互动,引导长三角社会文化企业间、社会文化企业与非社会文化企业的跨界、跨区域合作。
四是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文化产业分工。引导更多社会文化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组建长三角社会文化企业走出去的“联合舰队”,利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国家自贸区的战略机遇,推动并培育长三角内更多社会文化企业、社会文化项目进入《国家社会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目录》和《重点项目目录》,鼓励其在发达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信息展示中心和工作室,使长三角成为国际社会文化产业链的重要节点。

4.鼓励第三方平台企业发展,推动政府、协会和企业联动发展
以“创造性的长三角”为价值导向,构建“长三角社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平台,由政府主导,重点建设长三角六大共享平台。
一是社会文化产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包括公共信息源、合作信息源和交易信息源等在内的信息保障与来源系统。
二是市场协同监管服务平台。协同建立演出、院线等社会文化市场的准入审批、日常监管、执法处罚等信息抄告制度,协同建立市场监管预警机制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区域协同处置能力。
三是社会文化市场主体信用等级评价平台。每年定期向社会公布区域社会文化市场社会文化企业诚信名单,作为获得区域社会文化产业类发展专项政策扶持前提条件。
四是社会文化消费信息服务平台。以政府采购方式,打造集信息集成、业务开放、支付便捷、服务多元的长三角社会文化消费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与APP应用,提供全方位的社会文化信息服务与票务销售服务,打造区域社会文化消费“一卡通”项目。
五是社会文化产业国家贸易服务平台。以上海自贸区为依托,搭建“长三角社会文化产业国际贸易服务”平台,在政策支持、出口退税、风险保障等方面做好社会文化企业“出海”的“保姆”。
六是长三角社会文化产业人才服务平台。由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领衔,与阿里巴巴集团、阅文集团、苏宁集团、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等知名企业联手,共建建设长三角社会文化产业人才联盟,共建“创意创新人才培育基地”“大学生创意创新产业园”等平台。

5.实施制度与政策驱动,加快推进社会文化市场环境一体化
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文化法规政策,尤其是社会文化投融资政策、市场准入与监管政策等,实现长三角城市之间市场监管信息的共认共享、消费者权益保护异地受理处置、行政执法协作与支援等目标,构建统一的社会文化市场准入环境、社会文化市场法制环境和社会文化市场服务环境。商定签署基于形成三省一市区域社会文化认同、保护和促进四地社会文化多样性发展、推进四地社会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社会文化协议。
二是规划引领。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联合制定《长三角社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确定长三角社会文化产业高质量目标、定位、要求、发展战略等,商定建立健全现代社会文化市场体系,实现长三角社会文化市场一体化发展的时间表、实现步骤、政策保障等,有计划地推进长三角社会文化市场合作与一体化建设。
三是以“创造性的长三角”为母题,设计长三角城市社会文化发展的框架模式,为长三角41个城市提供社会文化发展的政策模式和母本,形成长三角41个城市社会文化发展的共同主题,同时促进和保护各城市历史社会文化、特色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发展。通过社会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社会文化活动的丰富化,推动长三角内园区、企业与校园、社区的互动融合,以“时尚性、体验性、活力性、多样性”引领长三角社会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6.加强社会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组织
开展实施长三角社会文化产业人才行动计划,加快构建具有长三角特色的社会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机制,创造自由宽松人才发展环境,让优秀的社会文化产业人才“留得住、进得来,用得好”。
一是加快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共同制定《长三角社会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办法》,建立引进人才的专门组织,以项目补贴、技术入股、柔性流动等方式,吸引全球各类社会文化产业类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功能区开设工作室、创意坊、设计所,使长三角地区成为全国顶级社会文化产业人才集聚区。
二是重视社会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三省一市达成社会文化产业人才培育计划,推动产、学、研深入融合,优化社会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针对社会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及关键技术开展专项教育。
三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环境。健全社会文化产业人才使用、流动、评价和激励体系,建立长三角社会文化产业人才供需网和高级社会文化产业人才数据库。鼓励社会文化企业实施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价值分配的办法,对具有重大贡献的社会文化创意人才给予重奖,对带技术、带项目、带创意来长三角创办企业的文创人才给予重点扶持。(郭新茹,陈天宇,2020)

长三角一体化是什么意思?

8. 什么是长三角洲一体化?

长三角一体化包含三省一市,实际上一体化不一定要从这么大空间来讲,可以从区域内部进行规划,若干个都市圈里的一体化就是长三角一体化,所以更加需要在长三角内部推动都市圈规划。
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也是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推动,中国大部分地方没有形成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长三角是例外。一个都市圈的创新生态、产业体系、产业链和营商环境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奔走于1小时通勤圈的广大从业者,他们是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有生力量。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块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从此承载起非同寻常的国家使命。 
2019年1月,上海市市长应勇在《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全力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合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积极推动并认真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