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下降和汇率上升是怎么回事

2024-05-05 06:47

1. 汇率下降和汇率上升是怎么回事

  汇率上升和下降是相对的,比如人民币汇率一般指的就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人民币汇率上升指的就是人民币币值上升,也就是说一单位人民币可以比以前兑现更多的美元,也就是人民币汇率上升,美元汇率下降;同理人民币汇率下降,同样单位的人民币比以前兑现更少的美元,人民币汇率下降,美元汇率上升。
  在这里我们还需要了解,一国货币汇率的涨跌的单边涨跌还是双边的,像2016年美元是单边升值,对大多数其他货币都升值,不过这种情况在外汇市场上不多见,更多的时候还是汇率还是在双边波动的。

汇率下降和汇率上升是怎么回事

2. 为什么汇率降低有利于出口?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对外经济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一个国家对外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外贸易、资本的国际移动和旅游业。本文仅从对经济影响处于重要地位的对外贸易方面略加探讨。 
(一)从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看——人民币升值不会打击出口 
“人民币升值后会造成进口大量增加,出口减少,打击出口…”这恐怕是反对或者担心以至恐惧人民币升值的学者的最主要的理由。这种流行的说法主要是根据金融学中“贬值促进出口,限制进口;升值促进进口,打击出口”的理论,但是,他们忽略了这一理论发生效力的两个前提:首先,通过贬值改善贸易收支必须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即出口和进口的需求弹性大于1时,货币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其次,该理论仅对一般贸易而言。 
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影响并不十分明显。 
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进出口的数量和金额呈同方向变动,货币贬值可以改善贸易收支,反之,贬值则不一定会促进出口改善贸易收支,这就是说,升值对出口的影响要重新考察。经济学教授范金在2004年计算我国中长期出口产品价格需求弹性为-0.857932,绝对值小于1,就是说人民币每升值1%,假设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同比例提高,出口数量就会减少0.857932%,但是由于出口价格提高的幅度超过了出口数量减少的幅度,出口金额反而提高。所以升值不会减少出口金额。 
另一方面,升值不扩大贸易逆差。 
这依据的是我国外贸结构的特殊性,即加工贸易发展,使进口与出口之间呈同方向运动而不是反方向运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工贸易已成为推动我国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因。此外,若动态考察出口产品成本与汇率变动的关系,适当升值将引起出口成本与结构的相应变化,总体来说有利于出口和贸易收支,这也是源于我国加工贸易的特殊性,一般贸易则与之相反。 
从另一个角度看,人民币升值,国内工资随技术水平而提高,从而带动整体工资水平提高。这也正是我们需要的。 
(二)从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看——人民币升值可以改善贸易条件 
所谓贸易条件,就是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不能盲目认为,依靠贬值,扩大出口,就一定可以改善贸易条件。按照弹性分析理论,只有当出口与进口的供给弹性之积小于出口的与进口的需求弹性之积时,货币贬值才可以起到改善贸易条件的作用。事实上,1978-1994年,我国人民币汇率几次贬值,而贸易条件却持续恶化,出现了经济学上称为“外贸贫困增长”的现象。1993~2000年中国整体贸易条件下降13%。这与人民币汇率被低估和产业结构不合理有关。 
出口产品价格在理论上随汇率升值成比例提高这是贸易条件改善的首要表现,比如两年之内人民币升值30%,出口价格即提高30%,说不会打击出口无人相信,可问题在于:其一,由于“J曲线效应”,出口的下降存在“时滞”;其二,加工贸易部分基本不受影响,而一般贸易出口产品成本中,进口部分也在60%以上,这样,进口价格下降会促使企业更多地使用外国原材料和设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企业能消化大部分升值因素,工资不会随汇率升值有很大提高,出口价格并不会随名义汇率的上升而成比例提高,比如人民币升值30%,一般贸易品的出口价格可能只提高15%。 
其次,对于人们最担心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价格提高,其实是有好处的。一件衬衣在美国卖$30,提高到$50,没有理由认为美国消费者就不买衬衣,或转向墨西哥购买。即使如此,我国减少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数量而提高售价,也不会降低出口金额,同时可减少国际贸易摩擦。 
范金教授曾采用社会核算矩阵技术,从一般均衡分析角度,以2005年中国社会核算矩阵为冲击对象,就人民币分别升值3%,5%,10%,20%和30%对我国的进出口所受影响进行情景分析,得出两点结论:①人民币升值3% 促进出口增加0.43个百分点,随升值幅度增加,出口增加幅度也扩大。人民币升值30%后,出口增加4.26个百分点。表明人民币不论温和升值还是大幅度升值,都不损害中国出口。②人民币升值3% 促进进口增加0.32个百分点,随升值幅度的增加,进口增加幅度也扩大,人民币升值30%,进口增加2.32个百分点。 
可见,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是有利的,不仅不会“打击出口”,而且还可以改善贸易条件。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国内经济的影响 
国内物价、国民收入与就业、产业结构受汇率变动影响较大。本文仅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内物价变动的影响。升值后,导致进口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价格下降,往往使我国居民对国产同类产品的需求下降,进而导致国内消费品价格下降。 
但是,目前我国的进口接近半数属于来料加工和来料装配贸易。这些进口品价格下降不会带动国内产品价格的普遍下降,且近年来大部分初级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美元单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1993~2000年,中国进口价格总指数上升了19%,其中制成品上升20%,初级产品上升16%。 
尽管如此,人民币升值,对国产同类型产品产生的影响也会使国内企业的风险加大。因为汇率的变动引起进口材料、外销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从而必然影响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此外,长期看,在消除短期通货膨胀后,可能会引起通货紧缩,不利我国经济发展。 
三、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 
一方面,储备货币的汇率变动会影响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另一方面,本国货币汇率变动会通过资本转移和对外贸易影响本国的外汇储备。此外,储备货币汇率不稳会影响和削弱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作用。 
国际金融学原理告诉我们,汇率对外汇储备起决定性作用,外汇储备的增减是汇率变动的结果,币值的低估或高估则通过引起贸易收支的变化最终导致外汇储备的增减,我国外汇储备之所以不断增长,原因之一就是人民币汇率低估带来了贸易上的相对优势。 
但需要说明的是,长期顺差、过多的外汇储备也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第一,促使人民币发行量增加,从而加重已经出现的通货膨胀;第二,长期贸易顺差加重本已过多的外汇储备,不利于资金充分运用;第三,当储备货币(如美元)发生贬值时,也会使我国蒙受巨大的损失。此外,由此引发的国际关系紧张也不可忽视。 
可见,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经济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对外贸易、国内物价和外汇储备方面,从总体看,升值利大于弊,我国的人民币在长期被低估之后的缓慢升值必然会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

3. 汇率是怎么定的?

为什么6.8元的人民币才能兑换1美元?这汇率究竟是怎么算的?

汇率是怎么定的?

4. 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背景

    从2002年末以来,由日本等少数国家开始在国际社会上散布“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2003年,这种论调进一步升级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到2005年前后,日本、美国、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或基于国内经济的需要,或迫于国内政治的压力,要求中国改变汇率制度或强迫人民币升值。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同时美元每天浮动范围限制在上一交易日收盘价的上下3‰之内,对非美元则在1.5%的范围内浮动。然而,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并非受到上述国家的压力,而是出于对未来的发展道路的高瞻远瞩,主动的调整。之所以选择目前这个时机来改革汇率机制,是由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外开放度提高,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强化等导致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外汇占款不断提高,中央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发行票据对冲,提高了宏观经济调控成本,使得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的成本上升。据最新数据显示,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等保持高速态势,物价涨幅等则持续下滑,为汇率机制改革提供了稳定的经济环境。而美元持续反弹,欧元和日元回软也为改变盯住美元汇率制度创造了良机。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成本与收益问题

      (一)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成本的反思
    由于人民币改革后有一定的升值,面临的成本大概有以下几点:一是可能减少外部需求和出口,并影响到实现短期的经济增长目标;二是可能增加国外直接投资成本,不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三是可能造成结构性调整所带来的短期失业问题。
    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并非有如上的成本发生,即使有,其影响也十分有限,甚至模糊不清。
    1.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可能并不明显。高盛银行胡祖六(2003)指出,人民币汇率出口弹性非常小,汇率调整不会给出口带来太大的变化。这与中国独特贸易结构有关。目前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出口中占55%。同时,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料加工贸易和外商的机械设备进口占所有进口的60%,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只赚取固定的工缴费,与汇率的变动基本没有关系。进口加工贸易的情况也相差不大。同时,中国的部分出口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相当的高,而且与竞争对手的成本相差很远,人民币升值2%反而会提高出口收入,而不是降低出口收入。
    2. 90年代中期以后,FDI(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动因发生了新的变化。更多的FDI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投资于中国的目的更倾向于瞄准中国的国内市场,而不像以往那些东南亚中小企业利用中国作为出口加工平台(UNCTAD, 2002)。汇率升值虽然提高了FDI新建投资的投资成本,但是,也提高了美元计价的外商企业在本地的销售收入。一方面它可能阻碍了一部分利用中国劳动力、土地等各方面成本优势的FDI流入,但同时也可能鼓励一批试图进入中国市场的FDI的流入,因此,2%的人民币升值并不会对FDI有太大的影响。
    3.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2年《贸易与发展报告》的计算,在17个重要样本国家内,中国的单位劳动工资最低,样本国工资分别是中国工资的2.5-47.8倍不等,即使考虑到单位劳动生产率,17个样本国家当中也有10个国家高于中国的成本。所以,2%的人民币升值并不会对就业造成影响。退一步说,即使出口部门的就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考虑到制造业提供就业机会几乎没有改变,而服务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正在大幅度的提高,服务部门增加就业机会完全可以弥补出口部门减少的就业机会。
    4. 央行汇率改革使用“参考”而非“盯住”货币篮子的做法,其不利之处在于汇率更具灵活性的同时,央行对汇率政策的相机抉择更容易受到来自政府其他职能部门的影响。所以,央行必须在行使灵活的相机抉择权和维护汇率政策的动态一致性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收益的考察
    汇率改革的收益是多方面的。第一,将汇率调整到与实际均衡汇率运动趋势保持一致的水平上,同时也意味着得到了与国际经济资源配置效率最优的汇率价格。它有利于各个产业的平衡发展,有利于长期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第二,汇率积极调整把汇率调整的主动权交到了货币管理当局手中,同时也留给货币当局一定的政策调整空间,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第三,汇率改革提升了人民币购买力,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同时汇率升值导致的收入更利于农民和城市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第四,汇率改革等于向市场宣布,中国货币当局是以国际收支平衡而不是以狭隘的贸易顺差为政策目标的。
    从目前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收益还是非常明显的,新汇率制度对我国主要产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虽难以平衡国际收支,但大幅度减少央行的干预频率
    汇率改革后国际收支状况仍然是调整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基础,从2005年以来,我国月均外汇储备增长在150亿美元左右,近三个月更是到达了200亿美元,外汇储备始终在持续大幅度的增长。但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当期的储备增长扣除外汇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外都是热钱。以2004年的国际收支为例,全年顺差2066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顺差分别为590亿美元和531亿美元,这并不能理解为其余的国际收支顺差全部都可归纳为所谓“热钱”,其余大多数差额,是可以用经常转移、证券投资和贸易信贷来解释的。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更注重于商品和服务贸易两项的总体平衡,从2000年到2004年,这两项基本是稳定的,商品贸易大约是200亿美元至300亿美元的顺差,服务贸易大约是100亿美元的逆差,这两项合计占我国GDP的2%左右,占进出口的总额也在2%左右,从今年上半年来看,我国进出口总值达6450.3亿美元,高出低进使得贸易顺差达到396亿美元,突破去年全年水平,而预期下半年中国外贸出口、进口增速分别为22%和18%左右,可实现顺差300亿美元以上,因此单纯依赖汇率改革,并不能迅速、显著的使国际收支恢复到基本平衡的轨道上来,所以在短期内并不能改变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只是减少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频率,央行只在必要的时候对外汇市场进行以防止汇率出现过大的波动,而不必每天进行干预操作,这时的外汇市场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汇率的变化。
  带来金融创新热潮
    汇率机制改革之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将是一个常态,因此需要相应的衍生工具来规避和锁定风险,其本身就意味着对加快外汇市场发展和相关金融产品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8月4日,央行在其上半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下半年将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和各种外汇衍生产品,尽快开办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推出人民币对外币掉期等产品。8月9日,央行决定扩大外汇指定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这些衍生工具的推出将有助于稳定现行的汇率,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对人民币的下一步波动的预期,同时给市场一个导向,从而更好地消化人民币的汇率风险。
    提高银行对汇率风险管理的能力
    “有管理的浮动”考验了银行对风险管理的难度,对于这次汇率改革,银企如果过于关注人民币对美元和非美元即期汇率的波动区间是远远不够的。
    就银行而言,商业银行必须对不同币种的小额和大额现钞、现汇等具有差别定价能力,必须对来自居民、企业和同业的外汇供求有差别化的定价能力,必须对流动性较好的人民币兑美元等即期品种和其他流动性相对较弱的非美元品种具有差别的定价能力。这种审时度势的差别定价,较之央行为外汇交易市场确定的波动区间要灵活得多。如果商业银行忽视了汇率改革带来的风险定价挑战,其贸易融资的信用风险、结售汇净头寸的汇率风险,以及外汇代客理财业务风险等都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所以,这次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给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带来了挑战,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其风险管理能力。

三、我国不可能较快地过渡到完全意义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向有管理的浮动制度回归,其优势是明显的,但从中国实际情况来看,中国不可能较快的过渡到完全意义的浮动汇率,是因为:
    (1)我国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还很不发达。在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不发达的情况下,如果汇率出现大幅度波动,金融市场无法在整体上做出灵敏的反应和自发的调整,就可能造成局部市场的严重失衡和秩序混乱;经济主体无法进行适宜的资产头寸调整,从而发生严重损失。目前我国正规的外汇市场只局限于少数银行,企业个人无法直接进入,还没有外汇期货市场,远期外汇市场交易也没有全面开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汇率出现大幅度波动,微观经济主体、特别是进出口企业将很难通过外汇交易来规避汇率风险。
    (2)人民币还不是国际货币。对非国际货币国家来说,汇率制度改革过程实际上就是与国际金融制度与规则接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基于对政府依赖的惯性,企业除了考虑从市场竞争中谋取利益和发展外,还特别注重从政府及其政策中谋取利益,他们对政府的政策具有很高的期待。因此,政府一旦出现决策失误,将可能给企业和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由此招致强烈的反对,汇率制度改革就可能夭折,并可能造成经济的大幅动荡。
    (3)我国金融体系还比较脆弱。我国目前的金融结构仍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而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还相当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全面放开汇率,贬值预期会造成人民币存款被大量提取,升值预期会造成外币存款被大量提取,严重时可能引起挤兑,引发银行危机,并由此爆发货币危机。
    (4)我国市场化的金融监管和金融调控体系还不完善。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执行严格的外汇管制,习惯于在狭小的外汇市场上以盯住的方式控制汇率,缺乏一套开放市场条件下外汇管理和市场干预的制度、规则、手段和经验。在这种情况下,突然完全放开汇率,就未免会出现市场混乱、汇率失控等问题。
    (5)我国货币错配矛盾突出。根据戈登斯坦(Goldstein, 2005)教授的定义,所谓货币错配是:“在权益的净值或净收入(或二者兼而有之)对汇率的变动非常敏感时,就出现了所谓的‘货币错配’。从存量的角度看,货币错配指的是资产负债表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从流量的角度看,货币错配则是指损益表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净值(净收入)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越高,货币错配的程度就越严重。”
    货币错配的形成,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就外因而言,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错配是国际货币格局的自然产物。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关键货币”角色主要是由美元和欧元来承担,这事实上将欧美以外所有其他国家的货币“边缘化”了。由于国内货币无法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使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资产/负债、收入/支出便呈现多种货币并存的局面,货币错配由此成为常态。就内因而言,资本市场普遍落后和汇率长期保持固定都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货币错配。在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的情况下,缺乏有效资金来源的企业不得不通过各种渠道到海外去筹资,而难以寻求到有效投资机会的“过剩”储蓄又不得不大量流向国际资本市场。由于国际资本市场不接受发展中国家的本币,资本市场发展滞后导致的跨国资本流动更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货币错配。从形成机制看,中国难以避免货币错配。一方面,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还为时甚远,因而“原罪”和“高储蓄两难”特征在相当长时期内还难以消除;另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的效率低下有目共睹,这无疑加剧了货币错配;此外,长期实施得盯住美元固定汇率制度,已经使中国的微观经济主体对货币错配麻木不仁。简单计算的结果显示,中国目前已属货币错配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截止2004年底,中国居民持有的外币资产占M2的比重已达27%,如果再考虑到中国外债余额在2004年已经高达2285.96亿美元的现实,货币错配矛盾显然更为突出。巨额的货币错配使得中国不可能较快地过渡到完全意义的浮动汇率。

        四、完善我国汇率机制的配套措施

    随着中国金融开放的日渐推进,我国需要对人民币汇率稳定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如何在实行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过程中避免货币错配风险的失控,避免汇率的大幅度波动,要有一个与之相应的经济政策作为保障,我们也应当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逐步推进改革,以实现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第一,保持较高的外汇储备水平,加强外汇储备的管理和运用。较高水平的外汇储备水平有助于控制货币错配风险。首先,较高水平的外汇储备是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抵御国际投机资本冲击的重要保证。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危机的威胁促使发展中国家迅速增加了国际储备。从“保持信心”看,国际储备水平越高,其“引而不发”的“威胁”作用就越大,国际投机资本对该国的汇率制度就越不敢造次。其次,较高水平的国际储备可以保证政府有能力接手私人部门的货币错配,通过政府承担货币错配损失来避免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全面冲击。

    第二,积极参与和构筑区域货币合作。亚洲地区经济与贸易联系的不断加深为区域金融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巨额的外汇储备加强了亚洲资金自我循环和抵御外部冲击的实力。中国作为亚洲的经济发展大国,应积极参与和构筑亚洲货币合作。(1)以积极的姿态进一步开放金融业,支持区内贸易的发展。(2)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两种新的优势,并积极推进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使其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优势和功能互补,由此进一步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综合功能。(3)在东亚货币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4)积极加强亚洲各国和各地区的中央银行的合作。(5)积极推进国内金融体系改革,建立健康的金融体系,并与亚洲各国及时交流降低不良贷款和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的经验与教训,共同建立亚洲地区金融风险早期预警机制,加强各国各地区金融监管当局的合作,共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第三,通过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完善的微观制度来促进资本市场发展。货币错配的起因之一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不发达。从这一角度来看,发展资本市场应在管理货币错配奉献的战略中居于重要地位。从根本上说,稳定的经济环境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前提。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应当逐步过渡到通货膨胀目标制度,而不是简单地从控制货币供应转向调控利率。在财政政策方面,通过审慎的财政政策来稳定公众与企业绝对必要。对资本市场发展而言,仅有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还不够,加强微观制度层面的建设同样重要。同时,中国在微观制度的许多方面都存在阻碍资本市场发展的因素,都需要通过改革来加以完善。

    第四,加强资本跨境流动管理。汇率改革后,国际资本流动管理面临新的压力:短期资本流动更频繁;资本流动均衡管理的重要性更突出;外汇管理的有效性难以保证。针对国际资本的非均衡流动,现阶段应采取的措施是建立“以不变应万变”,能应对“升值”和“贬值”压力交替出现的、均衡管理的新机制:合理调整外汇储备规模;利用利率和汇率的变动来影响宏观经济;灵活利用政策,在制度设计上体现流出入并重,根据实际情况相机抉择,有效应对“升值”和“贬值”预期的转换。同时,一方面,加强资本跨境流动管理是加强外债管理和外汇储备管理,抵御国际投机资本冲击汇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另一方面,通过针对性的安排,可以限制因国内资本市场发展滞后带来的“过度”国际借贷和“过度”国际投资。

    第五,加强宏观政策的搭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政策的搭配基本突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汇率政策几乎缺失,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将由中间道路向浮动汇率制度演进,汇率政策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也将日益突出。因此,应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相互协调,合理搭配。(1)明确汇率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将汇率纳入货币政策的框架之中,并使汇率政策发挥其市场调节的作用。(2)运用创新政策工具。但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不协调时,特别是面临严重困境时,可及时采用创新政策工具,以摆脱困境。(3)妥善处理好汇率稳定与汇率失调的关系。稳步、深入推进结构改革,实现各类市场的良好衔接。

5. 汇率不稳对国家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汇率是一把"双刃剑",其变动所带来的影响往往是双方面的.从我国当前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人民币升值存在很大的空间.虽然,升值有利於增强社会各界对中国经济和货币的信心,减轻偿债负担,有利於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但同时,将对我国外贸出口增长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不利於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导致外汇净资产的权益受损.升值负面影响明显强於其正面效应.因此,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加以缓解. 
关键字:汇率 升值 正面效应 负面效应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汇率对资源在全世界的配置起著重要作用,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一员,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将牵动著亚洲各国乃至全世界的神经.我国目前经济高速增长,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外汇储备稳步增加,种种迹象都表明人民币升值存在很大的空间. 
一,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背景分析 
首先,从我国当前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强势经济必然造就强势货币.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著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不断完善,经济波动减少,进入了可持续增长的阶段.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我国仍一枝独秀,保持了8%的高增长速度,这是人民币持续走强的经济基础.其次,从目前国际收支状况来看,国际收支中经常专案,资本专案持续出现"双顺差",外汇收入大於支出,外汇市场供大於求,外汇储备达3400亿美元,呈稳步增加态势.在目前国际收支大致持平的情况下,人民币也没有贬值的理由.第三,从国际大环境看,目前,美国,日本,欧洲经济纷纷陷入衰退,整个世界经济滑入低谷,"9·11"事件更加使原已低迷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美国作为全球最安全投资场所的理念受到挑战,而中国则以其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稳定的政治环境,巨大的市场潜力保持著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使其成为今后境外投资者规避风险的安全港.资本专案下顺差的扩大将抵补经常专案的可能下降,来华投资的大量增加,对汇率升值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援.第四,从国内物价水平来看,自从宏观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的局面以来,物价持续下跌.入世后随著关税的大幅度下降,进口商品成本进一步降低,不少商品的价格还会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低物价,低通货膨胀率是支援人民币汇率稳中趋强的中长期重要因素. 
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正面效应 
人民币升值对经济产生的有利影响集中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於增强社会各界对中国经济和货币的信心.追求利润和规避风险是国际间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外商是否在中国投资不单单是利润率问题,规避风险是其考虑的又一重要因素.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至今,现行的国际信用货币制度存在著极大的不稳定性,无论是国家,个人都有规避风险的客观需要,理性预期也成为影响国际间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当前人民币在国际舞台上还无法与美元,日元相媲美,因此,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树立国际上对人民币的信心.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和理性预期理论,人民币升值传递给全世界的信号将是国家综合实力增强,经济形势看好,这就有利於增强投资者信心,从而改善人们对政府行为和经济运行的预期,并使对外再融资更为容易,成本更低. 
(二)有利於减轻偿债负担.截止到2002年,我国的外债馀额高达1704亿美元,人民币每贬值1%,就会增加17亿美元的外债.而反之,人民币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就会给我国带来几十亿美元的外汇盈馀.加之我国中长期负债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目前又已进入偿债高峰期,人民币适度升值对於缓解当前的偿债压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有利於树立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从周边各国情况看,日,韩经济持续低迷,昔日生机勃勃的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还未完全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人民币一旦贬值,极易引发亚洲货币新一轮的竞争性贬值,引发国际间的"货币战","汇率战".况且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也极易招致贸易对手的报复,导致反倾销政策失去作用.而人民币保持稳中有升,将有力地推动亚洲一些国家走出困境,对全球经济的稳定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四)有利於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目前我国人民币汇率管理制度实行的是在经常专案下内有管理的可兑换,资本专案还未开放,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免国际市场上的汇率风险.人民币汇率在今后若干年内缓慢升值,也将为汇率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缩短资本专案开放的时间表.人民币在目前已经成为周边地区的硬通货,在放开资本专案管制,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后,预期人民币将有望成为地区性强势货币. 
三,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负面效应 
汇率是一把"双刃剑",其变动所带来的影响往往是双方面的,人民币汇率升值,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一)将对我国外贸出口增长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人民币升值将提高我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直接削弱我国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影响我国在美元贬值期间转移效应和相对比较优势的发挥,增加我国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从国际分工格局来看,相对於发达国家以研究开发和服务业为主来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制造业为主,这种贸易结构极易受到汇率水平变动的影响.从生产要素分工来看,相对於发达国家以资本技术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来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作为中国优势企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含量低,如果人民币升值,出口商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则会相应提高.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利润的下降将严重影响出口商的积极性.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的优势产业产生严重损害. 
(二)不利於吸引外资和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人民币升值将可能使国内投资环境恶化,新增的海外投资则会减少,因为这种投资变得相对昂贵.在华外企的经营目前已逐步进入成熟发展期,外资利润汇出的要求也在逐年增大,人民币升值将提高利润的外汇收益,可能加大资本外流规模,对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压力.这都将影响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和利润,以及再投资的规模与产业本土化的进程,不利於我国加工贸易的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 
(三)人民币升值会使国内企业的风险加大.中国一直实行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如果人民币升值则会加大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成本.从生产,销售角度来讲,汇率的变动引起进口材料,外销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从而必然影响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从财务角度来看,主要是指对受险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改变风险净头寸的强度和币种,从而实现对外汇风险的管理.如果现在人民币升值使其对美元这种硬通货的汇率发生变动,那麽将会给许多进出口企业带来额外的负担,势必增大外汇风险管理成本. 
(四)将直接导致外汇净资产的权益受损.今年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到3465亿美元.若人民币升值,势必加重美元实际贬值幅度,进而导致我外汇净资产的严重"缩水".此外,人民币升值还将导致中国外汇储备增速放缓,有可能不利於我国金融改革正常推进.另外,人民币升值会使银行现有的不良资产的(以美元衡量的)实际金额进一步上升,对整个银行业的改革和结构调整不利. 
(五)不利於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当中国需要增加就业时,人民币升值将会在某个阶段影响经济增长的进程并将逐步地抵销由於货币升值所引起的进口增长.一旦中国经济增长由於人民币升值而受挫,而且经济增长大大低於经济增长潜力的话,中国经济终将会出现通货紧缩的压力.目前外经贸行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7000万人,很多新增就业机会也是由本国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提供的.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行业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势必对当前就业环境的改善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六)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可能引起市场预期将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从而可能引起市场的投机行为,导致投机盛行.由於以美元表示的国民财富迅速增加,股市和房地产达到高潮,"泡沫经济"发展,两极分化继续扩大,可能给经济发展造成打击,经济会进一步放缓, 政府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最终由於这些考虑,货币又会贬值.货币升值又贬值,人们就会对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失去信心. 
可以看出,当前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呈现两大特点,一是范围较为广泛,升值将影响国际贸易,吸引外资,就业,物价以及金融改革的稳定发展;二是力度相对强烈,升值负面影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力度明显强於其正面效应.因此,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们更应该保持谨慎,研究周全,并积极加以应对. 
四,采取措施缓解升值压力 
面对国内外关於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和压力,中国应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同时,应采取措施缓解升值压力. 
(一)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应逐步过渡到经常专案为主兼顾其他因素特别是资本流动的情况.改进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应将目前国内企业的强制结售汇制逐渐过渡到意愿结汇制, 建立银行,企业间外汇市场,放开主要外贸企业进入外汇市场,扩大外汇交易主体,提高外汇交易规模,使整个外汇供求有效地出清价格,同时使价格也能灵活地引导和调节供求.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主要包括放宽汇率波动幅度,可以考虑从目前的3‰放宽至1%的固定汇率下的波动幅度,减少中央银行在市场上的干预频率,代以其他的经济方式和手段调整汇率水平.同时,人民币汇率调控目标可由盯住美元转为盯住一篮子货币.篮子中包括美元,日元和欧元三种货币,可根据贸易情况选择适当权数. 
(二)维持贸易的总量及结构性平衡.在遵守入世承诺,逐步减少对贸易的限制时,更要慎重对待主要贸易夥伴的贸易顺差问题.加强区域内多双边合作,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合作,通过区域内部贸易和投资比重的增加,抵御外部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积极推动亚洲区域性的货币合作机制,加强亚洲资金的自我回圈,增强抵抗金融风险能力,为我国在国际经贸关系中争取更大的回旋馀地. 
(三)改善储备风险,加强经济安全.适当控制外汇储备的过度增长并更好地利用这些储备资源.一是要建立将储备转化为投资,将资金转化为资本的新机制,制定更积极的对外投资战略;二是保持外汇储备资金的流动性,并在保证流动性,保本的基础上寻求长期稳定的收益;三是应尽快改变将外汇储备大都压在美元和美国债券上的状况,增加欧元等币种在中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四是外汇管理当局应在外汇储备管理过程中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框架.针对外汇市场的供求形势,进一步放宽对经常项下的外汇限制.包括逐步取消强制性的银行结售汇制度,放宽对旅游等外汇汇兑限制. 
(四)提高货币政策调控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金融外汇市场.外汇占款的大幅增长已经影响到我国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央行对冲外汇占款的压力很大.当前,应积极研究央行资产结构调整方案,研究盘活央行某些类别资产的可能性,恢复央行资产结构的弹性,努力将基础货币增长控制在适度水平,防止商业银行贷款过快增长.同时,要著力培育人民币远期和期货交易市场,大力发展汇率风险规避工具,增加企业应对汇率波动的手段,保证对外经济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

汇率不稳对国家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6. 购汇汇率,结汇汇率,结钞汇率是什么意思啊?

中国银行外汇牌价介绍:若您需要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请参考外汇牌价中的“银行买入价”;若您需要将人民币兑换为外币,请参考外汇牌价中的“银行卖出价”。如果您持有外币现钞办理结汇,请参考“银行现钞买入价”;如果您使用账户中的外币现汇办理结汇,请您参考“银行现汇买入价”。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欢迎您下载使用中银跨境GO APP;如有疑问请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

7. 汇率下降和上升什么意思?

1美元=8人民币变成1美元=6人民币是人民币升值,对人民币来说是汇率上升。
8人民币=1美元变成10人民币=1美元这是人民币贬值,对人民币来说是汇率下降。
汇率上升和下降是相对的,比如人民币汇率一般指的就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人民币汇率上升指的就是人民币币值上升,也就是说一单位人民币可以比以前兑现更多的美元,也就是人民币汇率上升,美元汇率下降;
同理人民币汇率下降,同样单位的人民币比以前兑现更少的美元,人民币汇率下降,美元汇率上升。

扩展资料:
汇率(又称外汇利率,外汇汇率或外汇行市)两种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亦可视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值。汇率又是各个国家为了达到其政治目的的金融手段。汇率会因为利率,通货膨胀,国家的政治和每个国家的经济等原因而变动。
而汇率是由外汇市场决定。外汇市场开放予不同类型的买家和卖家以作广泛及连续的货币交易(外汇交易除周末外每天24小时进行,即从GMT时间周日8:15至GMT时间周五22:00。即期汇率是指于当前的汇率,而远期汇率则指于当日报价及交易,但于未来特定日期支付的汇率)。
一国外汇行市的升降,对进出口贸易和经济结构、生产布局等会产生影响。汇率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汇率下降,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汇率

汇率下降和上升什么意思?

8. 汇率是怎样影响通货膨胀的?为什么我的推论是无论汇率上升或者下跌均能引起通货膨胀?

   在开放经济中,汇率对国内通货膨胀有重要影响。汇率变动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渠道影响国内物价水平。首先,汇率变动通过影响进口最终消费品的本币价格直接影响以消费者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其次,汇率变动会影响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本币价格,并且通过消费者价格指数对工资设定的影响,汇率变动也会影响名义工资水平,在这两种情形下汇率变动都会影响本国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影响通货膨胀。再次,汇率变动改变了本国产品和外国产品的相对价格,从而影响本国和外国经济主体对本国产品的需求,通过总需求渠道间接影响本国的通货膨胀。由于汇率变动全面地影响国内价格,所以汇率是一国货币当局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当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对于那些将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国家。在探讨应对中国通货膨胀的策略时,汇率的作用是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汇率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影响的研究 
  汇率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与汇率对国内价格的传递率和传递速度密切相关。国外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的,并且存在一定的时滞,即汇率变动只是部分反映在进口价格上。这意味着汇率对国内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等其他价格的传递同样是不完全的而且存在时滞。汇率传递效应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汇率作为反通货膨胀政策工具的作用效果,因此实证上得出汇率对国内价格的传递程度的具体估计值对政策制定有重要意义。
  在已有的文献中,McCarthy(2000)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一些工业化国家的汇率对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效应。Billmeier等(2004)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克罗地亚的汇率传递效应进行了研究。Choudhri和Hakura(2006)运用71个国家的样本数据采用分布滞后模型对汇率传递程度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国内,卜永祥(2001)采用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对零售物价和生产者价格的传递效应。陈六傅、刘厚俊(2007)采用递规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影响。刘亚、李伟平、杨宇俊(2008)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估计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消费者价格的影响。施建淮、傅雄广、许伟(2008)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了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消费者价格及其分类指数的传递程度和速度。 
  国内研究大都采用了月度数据,而月度数据由于噪声较大可能导致回归结果有较大误差。在计量方法上,这些研究多采用误差修正模型或向量自回归模型。误差修正模型如果存在多个协整关系,会给汇率传递效应的解释带来不确定性。在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时,脉冲响应函数依赖于模型中变量先后次序的设定,这对汇率传递效应的研究结论的稳健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不断出现民工荒,制造业劳动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国内因素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不断增强。在上面提到的文献中,都没有考虑劳动成本因素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采用最新的季度数据,并且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传递分成两部分进行研究:首先,估计人民币汇率变动传递到我国进口价格上的程度;其次,分析进口价格的变动有多大程度传递到了我国消费者价格上;最后,结合两部分的研究得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程度的估计。
  计量方法和结果 
  在第一部分研究中,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为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外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代表国内需求条件的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加入外国企业生产成本和国内需求条件因素是为了估计在控制了这些因素影响后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率。此外,回归模型中还加入了滞后期的汇率和外国生产成本以反映进口价格对汇率变动和外国生产成本变动的逐步调整。在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和协整分析后,回归模型采用对数差分变量的最小二乘法估计。
  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进口价格传递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进口价格传递是不完全的,并且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进口价格的传递有一定时滞。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当期影响比较小,短期汇率传递率为0.05,而且统计上不显著,这可能反映了J曲线效应。中期(1年)我国进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则有较大的反应,汇率传递率达到0.35,即人民币升值10%,我国进口价格水平下降3.5个百分点。
  在第二部分研究中笔者采用两种方法估计进口价格对国内通货膨胀的传递,一是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二是联立方程模型。这两个模型有助于分清外部因素(进口价格)和内部因素(劳动成本)对我国通货膨胀的不同影响。将Galí和 Gertler(1999)的混合型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推广到开放经济情形,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中包含了进口价格,它反映了我国较大比重的进口品(包括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价格在汇率变动后的变化,从而通过对进口价格的作用可以影响本国通货膨胀。
  联立方程模型由三个方程组成。第一个方程将国内通货膨胀识别为国内因素(单位劳动成本 )和外部因素(进口价格 )的函数。第二个方程描述了单位劳动成本的演进,单位劳动成本的变动由通货膨胀预期和需求压力决定,后者用产出缺口代理。第三个方程将通货膨胀预期识别为后顾性成分和前瞻性成分的加权平均,后顾性成分刻画了通货膨胀惯性。在本研究中,前瞻性成分用基于市场的未来通货膨胀预测值代理。笔者使用91天 (3个月) 国债回购利率作为市场名义利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方法得出我国通货膨胀预期值。
  最终估计结果为:我国进口价格对通货膨胀的传递率为0.36,这表明外部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有比较大的影响,这与中国经济开放度很高的事实是相一致的。同时,单位劳动成本的系数为0.10,表明内部因素在我国的通货膨胀动态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滞后一期的通货膨胀系数较高,达0.87,这反映了我国的通货膨胀具有较强的惯性。
  将两部分估计结果结合起来,我们可以计算出人民币汇率对我国通货膨胀的传递率。短期(当季度)传递率为0.02,中期为0.13,即人民币升值10%,一年左右我国通货膨胀率下降1.3个百分点。需要指出的是,这一传递率是在控制了单位劳动成本和通货膨胀预期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直接影响,由于汇率变动也会通过进口价格间接影响通货膨胀预期,从而影响单位劳动成本,所以人民币汇率对我国通货膨胀的综合传递率会比0.13高一些。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所使用的汇率是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而不是对美元的双边汇率,我们得出的汇率传递率数值是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通货膨胀的传递率。这是政策执行时需要注意的。政策当局通常通过对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的操作实现人民币有效汇率的调控。 
  需要指出的是,这项研究也表明内部因素(单位劳动成本)在影响我国通货膨胀方面的作用也不能忽视。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劳动力成本将不断上升,这是推动我国通货膨胀的一个长期因素。过去一年,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已上涨30%左右,除非劳动生产率也同步快速增长,否则过快的工资上涨将推高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
  政策含义 
  人民币汇率对我国通货膨胀有适度的传递,表明汇率工具在控制我国通货膨胀方面的作用应受到重视。由于汇率对价格水平的影响直接而迅速,所以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抑制我国通货膨胀上升是有效的政策选择。比较而言,加息等货币手段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效果比较模糊,抑制通货膨胀的结果难以预测,并且发挥作用需要比较长的时滞。 
  在当前形势下,建议更加倚重汇率工具来抑制通货膨胀,理由如下:
  首先,虽然加息可以表明央行的立场,从而影响通货膨胀预期,但是小幅度的加息很难对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借贷意愿产生影响。因为我国资金成本相对于投资回报率而言较低。对企业和地方政府而言,他们更加在乎的是能否借到钱。由于美欧债务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即使央行有意大幅加息,目前也是不能实施的,这会刺激全球流动性涌入国内,导致国内流动性膨胀。
  其次,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根源在于国际收支双顺差,人民币升值有助于减少国际收支双顺差,而加息只会加重热钱流入并且对贸易顺差无直接影响;同时,让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央行减少外汇干预,这又意味着外汇储备增幅下降,即外汇占款增速下降。
  再次,近年我国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食品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过增加进口缓解国内食品供给的不足,可以有效地抑制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食品和能源的进口价格。常规的货币政策手段对控制食品通货膨胀没有什么作用。因为加息虽然会提高居民储蓄,减少当前消费需求,但对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需求影响是有限的。
  最后,加息对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不确定,但对实体经济产生紧缩影响是确定的。由于翘尾因素,下半年消费者价格同比增速将会趋缓,届时加息对实体经济的紧缩影响将会不受欢迎。而人民币汇率升值能够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对实体经济不一定产生紧缩影响。一方面工业化国家经济不景气,外需本身不强,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已经明确了扩大内需的战略,人民币升值能够促进内需,从而有助于我国在新的环境下实现经济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