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要杀掉德高望重的名士崔琰?

2024-05-19 06:16

1. 曹操为什么要杀掉德高望重的名士崔琰?

曹操杀崔琰的起因是一封信,当时有一个叫杨训的人写了一篇文章,对曹操歌功颂德,遭到一些痛恨曹操士族的谩骂,说他曲意逢迎,因举荐杨训做官的是身为组织部长的崔琰,崔琰就看了杨训写的那篇文章,然后就回复了一封信,大意是:我看了你写的文章,事情做得不错,随着时间推移,一些事情会发生变化的。结果告密的人曲解成:曹操做的那些事还可以嘛,天时总会有改变的时候。曹操大怒,一开始还没打算杀掉崔琰,只是把他头发剃掉了,可崔琰很坦然,行止如故,告密的又说了,崔琰不思悔改,于是曹操下令处死崔琰。

我们看下崔琰的死,并没有很大的过错,那封信的内容也有多种解释,可以说崔琰完全就是冤死,那么曹操为何要对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名士崔琰下狠手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和曹操的疑心病有关。公元213年,曹操被册封为魏公,获得“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至高权力。216年又晋封为魏王,这就明摆要改朝换代,篡位之心已经昭然若揭了,曹操虽然嘴上不说,但他行为已经证明了一切,这时候他最怕人家说他谋反篡位,格外的警惕,对一些舆论是特别的怀疑,刚好崔琰的这份信撞到了枪口上。他一下就怀疑崔琰是别具用心恶意攻击他。

二、崔琰的身份害死了自己。崔琰这个人性情敦厚,高风亮洁,行为正派,在当时的士族豪强、名人雅士中具有极高的声望,甚至把他作为官员的榜样,按道理这样一个人中龙凤,完全没理由杀掉啊,可也就是这种力量让曹操觉得可怕,这样的人如果说了一些攻击自己的话,那可代表一种不小舆论力量啊,所以曹操要杀一儆百,把这种舆论的扼杀在萌芽中。

三、崔琰曾经义正辞严地批评过曹操,让他下不来台,原本崔琰是跟袁绍,是一个管理户籍人口的从事,后来被打击排挤做牢了。曹操灭掉袁绍,崔琰被放了出来,在大堂上,曹操翻看冀州的人口户册很得意,我得到了三十万人口啊,冀州真大,但是崔琰就当着众人的面批评曹操,说王者之师攻城夺地,首先要想到行仁政德施,解救百姓于水火,而不是计算得到多少人口,曹操被说的面红耳赤,旁边的人都吓坏了。虽然曹操当时向崔琰道歉了,但这个心结可能就埋在心里了。有人说了,曹操是个英雄,会为这点事就杀人?但身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没人喜欢被部下讽刺挖苦吧,虽然当时放下了,但这个早期的疙瘩再加上如今发生的事,可能一并积累爆发了。

四,崔琰公开站位,大家还记得杨修的死因,其中也有一点就是公开站位。曹操有个儿子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曹操晚年时,就立嗣问题向手下秘密征求意见,大家都是密函陈述,可是这个崔琰在朝堂上公开挑明举荐曹丕。大家都密函,就你崔琰公开站位,这在那个时代可是大忌。

综上所述,崔琰死的确很冤,主要还是统治者的猜疑,曹操随着地位的上升和野心的膨胀,已经不是当年的曹操了,对一些风言风语就神经紧张,一有风吹草动就感觉有人在攻击、讽刺挖苦他,崔琰就是这样一个牺牲品,可惜了。

曹操为什么要杀掉德高望重的名士崔琰?

2. 曹操为何杀名士崔琰呢?

崔琰自幼学习剑术,满腹经纶。崔琰起初追随袁绍,但后来因反对袁绍而被关进监狱。曹操杀了袁绍,然后把崔琰从监狱里救出来。后来,他留在曹操身边,向曹操推荐司马懿、崔林、孙立、陆羽和其他许多有才能的人。这些人才后来成为曹操阵营的骨干力量。曹操得到邺城后,宴请了大批宾客,在宴会上夸下海口。"我刚才查了下冀州的户籍,足有30万之多,这大大加强了我们的财力和人力。" 曹操话音刚落,刚刚出狱的崔琰从宴会上走出来,对曹操说:"曹大人代表朝廷来夺回冀州,不是先安抚百姓,而是看看自己的收获。这就是百姓对明公的希望吗?". 崔琰的话让所有的人脸色发白。

曹操立即收回笑脸,站起来向崔琰行礼,说:"崔先生教我。" 虽然当时曹操对崔琰毕恭毕敬,但他心里还是对崔琰怀恨在心。213年,曹操对李儒很担心。他向一些大臣发出密信,征求他们的意见。其中也包括崔琰。崔琰的侄女嫁给了曹操的儿子曹植。崔琰和曹操实际上是姻亲。虽然知道曹操更喜欢曹植,但崔琰还是公开支持曹丕继位,以显示自己的无私,表明曹丕是长子,是孝子。

这等于是把曹操秘密建议这件事给公开了。也有一种逼宫的意味。虽然曹操表面上很欣赏他的行为,但却恨透了他的胆量。曹操当魏王时,杨勋写了一份表,赞扬曹操的功德。杨勋是崔琰的学生。他给杨勋写了一封信,说:"不要把你的话。时常会有变化。我已经看了你的文章。这很好。一段时间后,人们对你的看法会改变。其实应该是鼓励杨勋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但是,有人说,崔琰是反对曹操独立为王的。这是对曹操的诅咒,他迟早会倒台。曹操很生气。因此,崔琰被降为劳改犯。另一个线人告诉曹操,崔琰在狱中继续频繁地与客人互访,整个房子里都是人。他接待客人时,胡须卷曲,眼睛瞪得大大的,似乎对惩罚不以为然。曹操一怒之下杀死了崔琰。

3. 曹操为什么要杀掉德高望重的名士崔琰?

孔融被曹操杀时,陈寿做三国志的时候不敢给孔融做传,但给崔琰被杀,给的评价是这样的:“至今冤之最为世所痛惜”。读过史的人,都知道崔琰是冤案,不仅被曹操杀害,还是诬杀。
崔琰这个人当过曹操丞相府的西曹和东曹的组织部部长(现代语言),而且选出的人质量还高,三国志上就说过“文物群才,多所明拔”。曹操也说过,崔琰这个人非常正直。

曹操担任魏王以后,接见西域的使者,自惭形秽,自己又低,长得又不怎么样,觉得不足以雄远国,于是让崔琰穿上魏王的衣服去接见,一表人才,身材高大,声音洪亮,而且一身正气,曹操见了他都三分畏惧,三国志就有过这样的记载“太祖亦敬惮焉。”
那么曹操为什么要杀崔琰?崔琰的死又怨在何处?

史书上记载:“崔琰因牵涉到一个蹊跷的文字狱案件,被曹操杀死。”当时给崔琰的罪名是腹诽心谤,意思就是崔琰暗地里诽谤,这明显没有一点逻辑可言,只是曹操想杀他。事情是这么回事:
在曹操封魏王的时候,有一个叫杨训的人,给皇帝上了一张奏疏,极力表彰曹操,这时候,大臣就牵扯到了崔琰,说“你怎么选了这么一个马屁精。
”崔琰看了奏章后,给杨训回信:“省表,世家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就这句话,变成了他的死因,这句话翻译过后,就是:你写的文章我看过了,事情还可以嘛,但随着时间的迁移,情况会变化的。”认为你歌颂曹操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时间的变化,是会变的,大家以后会理解你的。

但是他写的信被一个人告了,他的理解是“曹操做的事还可以嘛,随着时间的变化,他曹某人的情况也会变的。”曹操看到以后,非常愤怒 认为崔琰不恭,便让他剃秃头,去做工,他认为给崔琰这样一个刑罚是很重的,可曹操手下人却说,崔琰镇定自若,没有一点异常反应,于是曹操就说“他是什么意思,难道要本王亲自动手吗?”这话传到崔琰耳朵里,崔琰说:“好吧。”于是就自杀了。
崔琰的死,显然是冤死,而曹操也不至于错杀滥杀,崔琰也没有进行申辩,而三国志里,陈寿对崔琰的死是这样评价的“侍旧不虔。”意思是仗着自己是老朋友,态度不好。比如许攸和孔融就是这样死的。
既然崔琰是这样一位正直的人,曹操为什么要杀他呢?小编认为,曹操那个时候已经60多岁了,每天疑神疑鬼,所以疑心是非常大的,正是因为多疑,才杀了崔琰。

曹操为什么要杀掉德高望重的名士崔琰?

4. 名士崔琰被曹操所杀,是不是因为做错了什么事情?

其二,讨论是为了如何服务于现实,即,只有扎根于历史,才能得知现实处在什么阶段,从而看到未来的方向,所以历史、现实和未来是不可分割的。
其三,所谓的质疑或反驳,是另一种学习方式,起码是提供一种新思路,用于服务读者,不存在任何其他附加,就更不要说这是“不敬或炒作”等了。


开篇名义完毕进入正题!首先要谈的不是崔琰,而是北方的清河崔氏!对“清河崔氏”这四个字,恐怕许多读者都了解,是历史上的一大士族,连李世民面对这个家族时,都不得不耍了一次花招。
公元632年,李世民命高士廉,重新修订一本书叫《氏族志》,李世民认为当时的士族们存在着固化倾向,不利于阶层流通,因为士族间婚配内部就搞定了。但高士廉修订后的结果,却让李世民愤怒异常,因为排在第一的还是清河崔氏,李世民怒道:“世代衰微,全无冠盖……不解人间,何为重之?”


高士廉连忙第二次修订,这一次陇西李氏排在了第一,这本《氏族志》这才过关!从结果看,李世民显然有私心耍了个花招,但谁又能否认,这不是一种进步呢?
须知历史的大进步,从来都伴随着小私心。


那么为何先谈清河崔氏?因为崔琰堪称清河崔氏的开山人。在东汉建立后,崔氏曾南迁,但崔琰的父亲崔密却留在了北方,而崔琰便是他的次子。所以清河崔氏大体上是起于崔琰,盛于南北朝时期(崔浩),在唐初遭打压,至唐末(黄巢)衰落。
所以公允来言,是曹操造就了清河崔氏!那是在曹操攻破袁绍势力的大本营邺城后,曹操兴奋不已,除了儿子曹丕娶了袁绍的儿媳甄氏(魏明帝曹叡的母亲)外,曹操就开始搜罗冀州人才,崔琰便是在这时被曹操看中的。


崔琰最初的身份是名士,师从著名的经学大师郑玄。不过崔琰却并非只有文人身份,袁绍统领冀州时,就曾召来了崔琰,还任命他为“骑都尉”(曹操出道从军时,也是这个官职)这个武职。
但崔琰的特长显然还是谋略,比如劝袁绍加强军纪,还有不要跟曹操决战,因为这就等于跟汉室决裂了,可袁绍不听!如今曹操为了消化冀州,兼任了冀州牧,自然崔琰这样的名士,曹操是不会放过的。


曹操可比袁绍大方,一出手就给了崔琰一个“别驾从事”,让崔琰就成了曹操身边的人。而崔琰一出手,也让曹操欣喜万分,把冀州的户籍,土地,粮产等资料都替曹操给整理好了,使得曹操看完后,大呼一声:
可得三十万众
!


曹操立刻给崔琰道歉:是我错了,你说的对!由此曹操对崔琰是敬重异常,还让曹植娶了崔琰哥哥的女儿。在曹操出任丞相后,崔琰担任东曹之职,即负责选拔官员等,直至曹操当魏王后,崔琰被任命为尚书。
看看崔琰这一系列的升迁和影响力,可以说若没曹操的重用和信任,崔琰能否带起清河崔氏,实在难说。因为除了崔琰为曹操效力外,他还有一位堂弟叫崔林,后来位列魏国的三公高位。但最初崔林却不被看好,崔琰却说:就我这位兄弟会大器晚成的!所以崔林最终的大器晚成了,但谁又能否认,没有先期崔琰的助力呢?


那么崔琰为何被曹操杀掉?其中《三国志》中有一句叫:
甚有威重,朝士瞻望,太祖亦敬惮焉!
即,崔琰人品好,有威严等,引得曹操又敬重又害怕,所以找了个错,冤杀掉崔琰。那么崔琰有司马懿可怕吗?曹操对司马懿的防范更严,更忌惮,可为啥司马懿活了下来?
恐怕也正是因如此,易中天先生谈三国时,曾说:
崔琰是三国时最为德高望重的名士,正派儒雅,又有远见卓识,仪表堂堂,凛然于朝,曹操也被他的一身正气所慑服。崔琰之死,是当时最大的冤案。崔琰用死证明自己是君子。曹操用崔琰的死,证明自己是奸雄。


其一,崔琰是君子,有才华,这没错。曹操也正看中了这点才给予重用。也就是说,是曹操使得崔琰拥有了展现自己君子之风和施展才华的舞台,这点也没错吧?那么曹操却又因此杀崔琰,这是不是自行矛盾?因为崔琰对曹操构成的威胁,远不如司马懿。

5. 三国演义中崔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些什么事迹?

崔琰(?-216年),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今山东德州武城东北)人。东汉末年名士,司空崔林的从兄,曹操帐下谋士。崔琰相貌俊美,很有威望,曹操对他也很敬畏。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崔琰在给杨训的书信中写道“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曹操认为此句有不逊之意,因而将崔琰下狱,不久崔琰即被曹操赐死。
文武双全崔琰年少时性格朴实,言辞迟钝,喜好击剑,崇尚武功。二十三岁时,乡里按规定将他转为正卒,才开始感慨发奋,研读《论语》、《韩诗》。到了二十九岁时,与公孙方等人结交,到郑玄门下求学。学了没有一年,徐州的黄巾军攻破了北海,郑玄与其弟子到不其山躲避兵难。那时买进的粮谷十分缺乏,郑玄只好停止授学,辞谢众学生。崔琰既被遣散,又到处都是盗寇,西去的道路不通,于是周旋于青、徐、兖、豫四州郊野,向东到过寿春,向南也几乎到了长江、洞庭湖地区。自离开家乡四年后才归,在家中以弹琴读书自娱。[1] 佐命袁氏大将军袁绍听说后征召崔琰。当时袁绍的士兵专横暴虐,挖掘坟墓,崔琰规劝说:“昔日荀况有过这样的话:‘对士兵平素不进行教训,战斗力就不会强大,即使是商汤、周武王那样的人,也不能凭借他们作战取得胜利。’现在道路上尸骨暴露,百姓未见到您的德政,应该命令各个郡县掩埋尸骸,以显示您的为死者伤痛的爱心,追随周文王的仁慈之举。”袁绍让崔琰作了骑都尉。后来袁绍在黎阳县带兵,将部队驻扎在延津渡口,崔琰又规劝说:“天子现在许昌,百姓的愿望支持顺从朝廷的一方,我部不如谨守治境,向天子述职,以便安定这一地区。”袁绍却不听从,于是在官渡大败。等到袁绍死后,他的两个儿子互相争斗,争着想得到崔琰。崔琰说自己有病,坚决推辞,因此获罪,被关进了监狱,依靠阴夔、陈琳营救,才免于一死。[2] 效力曹操建安十年(205年),曹操打败袁氏后,兼任冀州牧,征召崔琰任别驾从事,对崔琰说:“昨天查核户籍,可以达到三十万之多,冀州可称得上是大州了。”崔琰回答说:“现在九州分裂,袁尚、袁谭兄弟二人大动干戈,冀州地区的百姓尸骨遍野。没有听说王师以仁政为先导,访问民风民俗,救民于水火,反而却算计甲兵多少,把它当成头等大事,这难道是我们这个州的男女百姓所期望于明公您的吗?”曹操肃然动容,向他表示歉意。当时宾客都大惊失色。[3] 劝谏曹丕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征讨并州,留下崔琰在邺城辅佐曹丕。曹丕照旧外出打猎,改换服装、车辆,兴趣全在追逐猎物上。崔琰上疏规劝说:“曾听说周文王不敢以打猎为乐,《尚书》记载此事以为后人借鉴;鲁隐公外出观鱼,《春秋》因其非礼而讥刺之。这是周公、孔子的格言,两部经典所阐明的大义。夏桀无道,成为商朝的一面镜子,《诗经》说‘殷鉴不远’;王者的疾日不该举乐,《礼记》记载此事作为忌戒。这又是比较切近的得失成败的事例,不可以不深思明察啊。袁氏家族富强,而其公子放纵,游玩作乐,极为奢侈,正义之举天下不闻,明哲君子,顷刻间便欲离去,勇武壮士,不肯为其尽爪牙之用。这就决定了袁氏虽然拥有百万民众,地跨整个河北,却没有立足之地。现今国家衰败,恩惠的施予尚不普遍,男女百姓企望、想念德政。况且您父亲亲自参与戎马征讨,上上下下,操劳辛苦,世子您应当遵循正道,谨慎地使行为端正,思虑治国的最高战略,对内有所鉴戒,对外发扬高远的节操,深加思索你太子的责任,宝贵你的身份。而您却失了身份地穿着管理山泽园囿者的卑贱的服装,急急地四处奔驰,身临险地,志向只限于猎获野鸡兔子这类小小的娱乐,忘了国家社稷才是最重要的,这实在使有识者痛心啊。希望世子您烧毁猎具,舍弃行旅戎服,以满足众人的愿望,不让老臣获罪于天。”曹丕答复说:“昨天奉悉您谆谆的教诲,要我烧猎具、弃戎服。现在猎具都已焚毁,戎服也已脱去了。以后再有类似的错误,还望您再次给我教诲。”[4] 刚正不阿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作了丞相,崔琰又作了东西曹掾属征事。起初授予他东曹职务时文告说:“您具有伯夷的风范,史鱼的耿直,贪夫因敬仰您的大名而变得清廉,壮士因崇尚您的名声而更加勉励自己,这是可以作为时代表率的。所以授予东曹之职,你去履行职责吧。”建安十八年(213年),魏国刚刚建立,任命崔琰为尚书。这时尚未立太子,临菑侯曹植有才华而且有爱心。曹操怀疑犹豫,发出信函命令在外地秘密访探。只有崔琰信不封口答复说:“我知道《春秋》有长子当立的大义,并且五官中郎将曹丕仁孝聪明,应当承继大统。崔琰将用死来坚守这个原则。”曹植,本是崔琰哥哥的女婿,曹操十分赞赏崔琰的大公无私和高风亮节,喟然叹息,调其职为中尉。[5] 崔琰体态雄伟,声音洪亮,眉目疏朗,须长四尺,很有威重的仪态,朝廷中人很是敬仰,而曹操对他也有几分敬畏。崔琰曾经推荐过巨鹿人杨训,说他虽然才能不足,却清廉贞洁,遵守正道,曹操于是以礼征召了杨训。[6] 含冤而死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曹操作魏王,杨训上表称赞曹操的功绩,夸述曹操的盛德。当时有人讥笑杨训虚伪地迎合权势,认为崔琰荐人不当。崔琰从杨训那里取来表文的草稿一看,写信给杨训说:“读表文,是事情做得好罢了!时代啊时代,总有变化的时候。”崔琰的本意是讽刺那些批评者好谴责呵斥而不寻求合于情理。有人却报告说崔琰这封信是傲世不满怨恨咒骂,曹操发怒说:“谚语说‘不过生了个女儿耳’。‘耳’不是个好词。‘会有变的时候’,意思很不恭顺。”从此罚崔琰为徒隶,派人去看他,崔琰言谈表情一点也没有屈服的意思。曹操的令文说:“崔琰虽然受刑,却与宾客来往,门庭若市,接待宾客时胡须卷曲,双目直视,好像有所怨忿。”于是赐令崔琰死。[7] 本来,曹操性格忌刻,凡是他所不能容忍的人,如鲁国人孔融、南阳人许攸、娄圭,都因仗着自己是曹操的老朋友,有所不恭被诛杀。而崔琰最被世人所痛惜,至今为他抱冤。[8] 2性格特征原先崔琰与司马朗友善,司马懿正值壮年,崔琰对司马朗说:“你的弟弟聪敏明哲公允,刚强果断英勇,几乎不是你能比得上的。”司马朗认为不是这样,而崔琰总是坚持这个看法。崔琰的堂弟崔林,年少时没有名望,即使是亲戚也大多轻视他,崔琰却常说:“这是个所谓大器晚成的人,最终必定有远大的发展。”涿郡的孙礼、卢毓刚刚进入魏王军府,崔琰又评论说:“孙礼诚信耿直,刚毅果断,卢毓清醒机警,深明事理,百折不挠,都是可做三公的人才。”后来崔林、孙礼、卢毓都官至宰辅。还有,崔琰的朋友公孙方、宋阶早逝,崔琰抚养他们的遗孤,那份恩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他的明鉴卓识,笃于情义,大都像这个样子。[9] 3轶事典故床头捉刀曹操统一北方后,声威大振,各游牧民族部落纷纷依附。匈奴派使者送来了大批奇珍异宝,使者请求面见曹操。曹操将声姿高扬、眉目疏朗的崔琰召来,要他代替自己接见使者。接见时,崔琰正中端坐,接受了匈奴使者的拜贺,曹操却扮作侍卫模样,手握钢刀,挺立在坐榻旁边。接见完毕后,曹操派间谍去问匈奴使者印象如何。使者不假思索地说:“魏王俊美,丰采高雅,而榻侧捉(握、提之意)刀的那个人气度威严,非常人可及,是为真英雄也!”[10] 后来,人们便将代替别人做事称为“捉刀”,而用得最多的是谓代人作文,如“捉刀代笔”,代人捉刀的成语由此而来! 满意请采纳

三国演义中崔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些什么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