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战争谁获胜?

2024-05-19 05:41

1. 马岛战争谁获胜?

英国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在一番激烈和艰苦的争夺后,英军夺回了马岛的控制权,但是阿根廷仍未放弃对马岛的主权要求  。战争对双方的政治影响都是巨大的。阿根廷的战败导致了更大规模的反政府运动,最后导致军政府倒台。

扩展资料: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简称马岛战争,是1982年4月到6月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岛(阿根廷称“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
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被视为冷战期间规模最大、战况最激烈的一次海陆空联合作战,这场战争同时也创造了海上战略投送的经典战例。
参考资料:
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百度百科

马岛战争谁获胜?

2. 马岛战争是如何爆发的?

早在180多年前,英国就占领了阿根廷旁边的马岛,阿根廷对此并无异议。但是马岛战争前期,马岛经济危机严重,急需对外转嫁,加之谣传马岛海域发现大量石油,阿根廷不干了。鹰派加尔铁里上台后,与英国谈判,要求归还马岛。英国不肯,阿军就先动手占了岛屿,英国政府在美国斡旋下和阿谈判,但无果。英国yi会以100%投票通过对啊宣战。派遣了一支包括2艘航空母舰在内的特遣舰队远征南大西洋。经过惨烈的战斗,英阿双发方都损失惨重。虽然阿根廷人武器落后,但是仅有的5颗法制飞鱼导弹击沉了3艘英国驱逐舰、运输船。甚至连二战水平的普卡拉螺旋桨攻击机都挂上无控炸弹空袭英国舰队。阿根廷人的英勇令所有国家的军队目瞪口呆:老旧的普卡拉攻击机击沉击伤了英国10余艘先进的导弹驱逐舰、护卫舰,并且出现了受伤的阿军飞机撞沉英国军舰的“现代神风特攻队”。但是,骁勇善战的阿根廷空军几乎损失殆尽,海军打不过英国人几乎毫无作为。陆军因为没有制海权对马岛只能干瞪眼。

最终,英国凭借军事上的优势,打赢了马岛战争,收回了马岛。

3. 马岛战争是怎么回事?


马岛战争是怎么回事?

4. 马岛战争

虽说美英和美阿双方都是盟友,但美国在战前已经表态政治上不会帮助阿根廷。而且开战后美国也立即对阿实施制裁和武器禁运。毕竟美国和英国同源,都是盎格鲁撒克逊之后。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有太多的共同点。而作为拉丁后裔国家的阿根廷和美国并无渊源。所以美国要帮英国也不奇怪了。
至于当时美国的舰载机,主要是F-14和F-18,还有少量的A-7和S-3、E-2C等作战飞机。阿根廷只有一艘航空母舰“五月二十五日”号,1942年由英国制造(属“巨人级”),1948年荷兰购买,后又转卖给阿根廷,1969年开始服役于阿海军。1981、1983年进行了改装。排水量15892吨(标准)19896吨(满载)。飞行甲板长212.6米,宽40.6米。功率4万匹马力,最大航速24节。续航力12000海里/14节。搭载飞机:固定翼飞机17架, 直升机5架。编制为舰员1000人,航空兵500人。但是阿根廷没有核潜艇,只有常规潜艇。

5. 马岛战争是如何结束的?

由于阿军采取收缩外围、集中全力于斯坦利港与英军决战的战术,两路英军所到之处均未遇到阿军抵抗。6月1日。两路英军在斯坦利港外会合。6月8日,英后续部队3500余人在斯坦利港西南布拉夫湾登陆。阿军发觉后,立即派出大批飞机对集结在布拉夫湾的英舰进行猛烈轰炸,从而导致了一场激烈的、持续两天的海、空战。6月8日,阿A4型飞机用炸弹炸沉英登陆舰“加拉哈德爵士”号,炸伤登陆舰“特里斯特拉姆”号和护卫舰“普利茅斯”号。在这场战斗中,英军死50人,伤130人,占马岛战争全过程中英军死亡总数的20%;阿军损失飞机11架。6月20日,阿军从岸上用“飞鱼”式导弹击伤英驱逐舰“格拉摩根”号。
6月11日和12日,英军以密集的航空火力和舰炮火力,摧毁了阿守军阵地,攻占了数处,阿守军主力伤亡惨重。6月13日,英军向斯坦利港发起总攻。至6月14日中午,英军先后攻占了无线岭、欲坠山和威廉山等地,进抵距市区约4公里的地方。阿军放弃阵地。丢弃大量重武器退向市区。6月14日午后,英阿双方达成非正式停火协议。阿军于6月14日21时放下武器,停止抵抗。至此,马岛战争基本结束。

马岛战争是如何结束的?

6. 马岛战争谁赢了?

英国赢了,从各个角度来讲,基本上都是英国赢了:
1、军事上:阿根廷战败——英国人最终夺回了马岛,而阿根廷最终签署了无条件投降的文件;
2、政治上:阿根廷彻底失败——
A)此次事件遭到全球舆论的反对,包括美国的大国都一股脑的指责阿根廷发动战争,背了个战争贩子的名头;
B)原本马岛是有的谈的,毕竟英国这个飞地飞的太远,如果双方力量对比改变,是有可能像我国收香港那样自然而然的收回的,现在新的条约一签彻底收不回来了;
注:现在国际社会还是欧美“契约精神”那一套体系,无论是道义上还是法理上,签了字就必须兑现,大家轻易都不会开毁约的先河,一旦“契约精神”被这么推翻,那就意味着雅尔塔条约和二战的结果也可以被推翻,那问题可就大了。
当年我国不暴力收回香港,也有这方面的考量,本身是必然可以到期收回的,可要是暴力解决,万一打输了最好也是再等99年,要是惨点有可能彻底失去这块领土,犯不着。
C)以后英国就算想谈,都难以再开口了,这毕竟是英国人奋勇作战才保护下来的领土,以后哪个内阁敢说给出去,还给当年的敌人?它是不是不想混了?
3、经济上:阿根廷失败——英阿马岛战争,阿根廷一方的主要诱因就是经济问题,经过这一场战败,雪上加霜,彻底崩溃。

7. 马岛之战的结果如何?

英阿对马岛的主权之争由来已久。据历史记载,马岛被发现于16世纪,但何人何时发现,说法不一。阿认为,1520年,麦哲伦探险队的一名葡萄牙人戈梅斯最早发现了马岛。英国则认为是由英国航海家戴维斯于1592年8月14日驾驶“希望”号船首先发现的。1690年英国人约翰·斯特朗来到该岛时,发现了东西两个大岛之间的海峡,将其取名为“福克兰海峡”。此后,英国称该岛为“福克兰群岛”。1764年,法国人在东岛上建立了居民点,将其命名为“马洛于内群岛”。
1770年,西班牙占领了该岛,将其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1816年阿根廷摆脱西班牙的统治宣告独立,并宣布继承对马岛的主权,将马岛定为阿的第24个省。4年后,阿海军又将国旗插上了索莱达岛要塞顶峰,宣布对该岛拥有全部主权。 
英国则以该岛为英国人最早发现为由,于1832年和1833年先后出兵占领西岛和东岛。为显示主权,英国人在岛上设置了总督府及其他行政机构,向该岛移民,并挤走了岛上土著居民。此后,马岛便沦为英国殖民地。但阿从未放弃对马岛的主权要求。 
1958年,英阿两国关于马岛的争端被诉诸于合国,联合国先后4次通过决议,要求英阿两国以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由于双方均不愿从本国的立场上后退,这种谈判只能是谈谈停停,吵吵争争,成为马拉松式的谈判,英国也因此控制着该岛100多年。 
1982年2月26日,英阿关于马岛的谈判又重新开始,但是这一次,阿根廷人显然已对谈判失去了耐心和信心,他们已不指望能从谈判桌上得到什么,他们之所以愿意谈判只不过是故意放出来的烟幕。此时阿军方正在悄悄准备一项代号为“罗萨里奥”的行动计划,他们决心要以牙还牙,用武力来收回对马的主权,于是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英阿马岛之战。

马岛之战的结果如何?

8. 马岛战争的意义究竟何在?

1981年的阿根廷通货膨胀率高达60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到11.4%,制造业产量下降为22.9%,薪资成长只达到19.2%;国内得到越来越多支持者的工联决定发动长期性大罢工,军政府受到人民的唾弃与憎恶。加尔铁里在面对严重的国内的经济问题和人权问题上,选择经由通过自认为一场干净利落的马岛战役,以其胜利的结果来转移公众的焦点。于是阿根廷执政当局以巧妙的暗示表达占领马岛的意图,并且造成联合国的压力;1982年3月19日,一群阿根廷当局雇佣的废五金商人强行登陆了位于马岛以东1,390公里处的南乔治亚岛,他们在南乔治亚岛建立了营地,并升起了阿根廷的国旗。英国皇家海军的坚忍号(Endurance)破冰船被派遣去拆毁这个营地,但是由于坚忍号武装程度几乎为“贫瘠”的等级(仅有2挺20毫米俄勒康机炮,除另外搭载两架黄蜂式直升机),带着一个排的陆战队打算将这些升国旗唱国歌的阿根廷人赶走。但是阿根廷海军5000吨的Bahía BuenSuceso(喜事湾号)已经先放下100名士兵登陆,坚忍号只好折返。不确定英国是否漏过还是忽略了这一警告,并没有作出任何反应,包括外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