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推荐香港的保险,想问下靠不靠谱?

2024-05-18 21:56

1. 最近有人推荐香港的保险,想问下靠不靠谱?

肯定靠谱啊!不过买之前先想好以下的问题哦!

一、给谁买

很多人开始了解保险都是从做父母以后为孩子买保险开始的,甚至不少父母觉得自己年轻身体好,给孩子买了保险就是万事大吉,其实不然,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障。

因此正确的保障顺序应该是先大人后孩子,当然,对于多数经济状况良好的家庭而言,为所有成员配置相应保险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二、什么时间买

1、越早越好

首先,保险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必须要先过核保关,保险公司永远青睐年轻健康的投保人,年龄越大,出现各种小问题的可能性就越高,也更容易被加费甚至拒保;

其次,保险的费率是随着年龄增加不断提高的,同样是交20年保终身,35岁时投保的费用比30岁投保大概会高20%;

最后,当然是买的越早,保障越早,工作生活多一份安全感。

2、定期回顾,逐步加保

保险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家庭都应该建立自己的家庭保险档案,随着家庭成员、经济水平、年龄的变化,定期回顾家庭保障计划,根据风险情况逐步增加保障。

三、买什么

1、大人

意外险>重疾险>寿险>医疗险



2、孩子

社保>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年金险



3、老人

社保>意外险>医疗险>防癌险



对于异地生活的老人,建议补充购买住院医疗险,以免发生生病住院又报销难、报销比例低的情况。

四、买多少

1、估测整体保险购买预算

建议按年收入10%作为整体保险购买预算,后续随着收入不断提高逐步提高保额或增加险种配置。

2、根据预算配置保额

(1)重疾保额

目前国内重疾的治疗费用一般为30-50万,但事实上,现在多数人在重疾后更倾向于全球寻找最佳治疗方案,尤其是癌症,美国的五年生存率远远高于国内;同时,重疾险除了保障医疗费用之外,更多的是能够保障康复期间的费用,因此,重疾至少30万起保,并随着收入增加不断提升保额。

(2)死亡、全残保额

死亡保额主要考虑万一发生不幸,孩子的后续生活费用和父母的养老费用,重疾险、意外险、寿险都包含相应的死亡、全残责任,建议各项相加的总保额至少为3-5年收入总和,如果有房贷、车贷等债务的话,可以参考债务额度,并随着收入增加后续逐渐加保。

(3)家里谁是主要经济支柱,就主要给谁买保险,换言之,谁赚钱最多,就买的最多。

五、怎么买

建议按以下五步法科学理性配置保险,保障更全更省钱哦:

1、分析家庭财务状况,判断家庭风险和保障需求;

2、建立家庭保险档案,明确家庭保险缺口和主要、次要需求;

3、确定合理保费支出;

4、在预算前提下,挑选、组合具体险种;

5、仔细审视保险条款。




huang66334998

最近有人推荐香港的保险,想问下靠不靠谱?

2. 香港保诚,这个保险怎么样?

很好。香港保诚在在香港的名声和平安在国内的位置有得一拼,全是众所周知的知名品牌。
保险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ǎo xiǎn,英文是Insurance或insuraunce,本意是稳妥可靠保障;后延伸成一种保障机制,是用来规划人生财务的一种工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的支柱。

作用
一、保险必须有风险存在。建立保险制度的目的是对付特定危险事故的发生,无风险则无保险。为了应用大数原则,有可能受益的风险不在可保范围内,因此商业保险机构一般不承保此类风险。
二、保险必须对危险事故造成的损失给予经济补偿。所谓经济补偿是指这种补偿不是恢复已毁灭的原物,也不是赔偿实物,而是进行货币补偿。
三、保险必须有互助共济关系。保险制度是采取将损失分散到众多单位分担的办法,减少遭灾单位的损失。通过保险,投保人共同交纳保险费,建立保险补偿基金,共同取得保障。
四、保险的分担金必须合理。保险的补偿基金是由参加保险的人分担的,为使各人负担公平合理,就必须科学地计算分担金。

3. 在香港买保诚的保险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1、汇率风险。如果港元对人民币贬值趋势加剧,会导致内地人赴港购买保险的收益不如预期。
2、当心非法在境内销售的“地下保单”。香港保险业监理处规定,内地居民来香港购买保险,需要保险公司备存恰当及足够的记录。如果是在内地出售的所谓“保单”,所签保单是无效的。
3、注意理赔诉讼成本。如发生纠纷,内地客户必须亲赴香港,而且要请香港律师,由香港法庭审理,这些都可能增加理赔成本。
从投资回报看,香港的保险公司进行全球性分散投资,可为公司及客户争取更高收益。香港的投资型保险分红多在4%至5%,甚至高达8%至10%,相比之下,内地险资运营收益仍存不小的差距。



扩展资料
香港买保险的好处:
1、重大疾病险境内的一般产品只保障35种左右的疾病,香港则在50种以上,甚至部分公司超过60种。
2、香港重疾险的理赔形式更加灵活。在内地,重疾险投保人罹患重大疾病,保险公司给与一次性赔付,保险合同终止。但在香港,一次患病,可预支保额,保险合同继续。
3、内地是补偿型医疗险,商业保险在理赔时,往往是只赔付基本医保报销后的余额部分;而香港医疗险设定理赔标准世界通用,不会抵消各单独保险福利,不剔除社保额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香港买保险产品性价比高 赴港投保要注意潜在风险

在香港买保诚的保险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4. 在香港买保诚的保险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第一个必须要注意的,必须人在香港签署这份保单。
由于要在香港签署,所以过去的时候必须准备齐全相应的个人资料(请参考@张俊杰 老师答案中的第四条)。
接下来说点我个人的想法:
1、如果是购买理财性质的保险产品,比如说您是去香港购买保诚的投连险,我比较支持。因为必须得承认,受限于投资渠道和监管等等方面的因素,国内的分红险能给得到的分红在5%就已经是很高很高了。而投连险之类的,近几年那就是惨不忍睹了。
香港的保险公司推出的分红险或者理财型的产品,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说,会好许多。
通过我这里极其有限的一些资料,能够看到,去香港除了购物和美食,其实不要忽略了作为一个金融中心所具备的先进的投资理财机构——不仅仅限于单纯的保险。
可以百度“香港康宏”看一点点信息。
2、如果是去香港购买保障型的保险产品,比如重疾、意外或者养老年金之类的保险产品。那么,我真心不建议舟车劳顿去香港购买。
我虽然并不了解,但是我简单的想象,会觉得未来万一发生风险而需要理赔的时候,相对来说会比较麻烦的。
顺便说一句:不要那么不相信大陆的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该赔的理所当然,所以我们看到不新闻到处报到保险公司给谁谁谁理赔了——狗咬人那不是新闻。而且,由于每天的理赔太多了,所以也不可能都拿出来报道。
但是,一个客户因为不了解或者被个别代理人忽悠之后买了保险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赔,新闻就赖了——因为人咬狗了……
真心的,大陆的保险公司和香港或者国外的保险公司都有一个原则:合同约定!大陆有责任免除,国外也有责任免除,香港同样有责任免除。
大陆买疾病险不解决意外的问题,国外同样不解决,香港依然如是。

5. 在香港买保诚的保险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第一个必须要注意的,必须人在香港签署这份保单。
由于要在香港签署,所以过去的时候必须准备齐全相应的个人资料(请参考@张俊杰 老师答案中的第四条)。
接下来说点我个人的想法:
1、如果是购买理财性质的保险产品,比如说您是去香港购买保诚的投连险,我比较支持。因为必须得承认,受限于投资渠道和监管等等方面的因素,国内的分红险能给得到的分红在5%就已经是很高很高了。而投连险之类的,近几年那就是惨不忍睹了。
香港的保险公司推出的分红险或者理财型的产品,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说,会好许多。
通过我这里极其有限的一些资料,能够看到,去香港除了购物和美食,其实不要忽略了作为一个金融中心所具备的先进的投资理财机构——不仅仅限于单纯的保险。
可以百度“香港康宏”看一点点信息。
2、如果是去香港购买保障型的保险产品,比如重疾、意外或者养老年金之类的保险产品。那么,我真心不建议舟车劳顿去香港购买。
我虽然并不了解,但是我简单的想象,会觉得未来万一发生风险而需要理赔的时候,相对来说会比较麻烦的。
顺便说一句:不要那么不相信大陆的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该赔的理所当然,所以我们看到不新闻到处报到保险公司给谁谁谁理赔了——狗咬人那不是新闻。而且,由于每天的理赔太多了,所以也不可能都拿出来报道。
但是,一个客户因为不了解或者被个别代理人忽悠之后买了保险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赔,新闻就赖了——因为人咬狗了……
真心的,大陆的保险公司和香港或者国外的保险公司都有一个原则:合同约定!大陆有责任免除,国外也有责任免除,香港同样有责任免除。
大陆买疾病险不解决意外的问题,国外同样不解决,香港依然如是。

在香港买保诚的保险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6. 香港保险那么火 真的“保险”吗

6月初,香港保险业监理处(下称保监处)发布的一季度保险市场报告显示,报告期内香港地区保险业保费总额为1220亿港元,同比增长20.7%。

同去年四季度的市场报告一样,香港保监处此次也没有列出内地访客保单数据。该项数据的最近一次发布是在2016年前三季度报告中,当期香港地区保险业向内地访客发出的新保单保费为489亿港元,占其个人业务总新保单保费(1323亿港元)的37%。

虽然一季度报告没有列出内地访客保单数据,但香港保险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该数据仍然在持续增长,今年一季度,香港地区保险业对内地访客发出的保单保费同比增长一倍左右。

去香港购物的人越来越少,买保险的人反而越来越多了。香港保险真的有这么大诱惑力?

政策收紧也阻挡不了的购险热情

保险经纪王媛正在公司楼下的咖啡厅里向一对来自内地的中年夫妻逐条讲解他们即将购买的一份投资类保险的具体条款。这对夫妻中午刚下飞机,午饭还没吃便来到保险公司签约保单。由于购买的是基金类的投资型保险,他们还需要在香港的银行开一个账户,方便今后每个月的保险资金转账。

专程来香港买保险,听起来有点“舍近求远”,但这只是内地赴港投保大军的一个缩影。从2010年开始,香港向内地访客发出的新增保单保费逐年上涨,7年间增长了近10倍。

2016年开始,受到资金外流的影响,境内赴港买保险的通道开始收紧。去年2月初,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中国银联对银联卡持卡人境外保险类商户单笔交易金额进行限制。去年3月,中银人寿暂停内地人士使用银联信用卡或银联账户通过“通联支付”缴交保费。此后不久,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开提示,居民到境外购买人寿险或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存在风险,因为现行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对其开放。

然而,这些“限令”没能阻挡内地客户赴港购买保险的脚步。根据香港保监处公布的数据,2016年香港向内地访客发出的新增保单保费在短短6个月内增长了3倍。尽管单次刷卡金额不超过5000美元的限制的确造成了不方便,但是境内银行卡持卡人可通过多次刷卡、现金,或在香港的银行开户等方式进行购买。

在采访中,几位保险经纪都表示,“限令”出来后,赴港投保的内地人不减反增,大家都担心会有更严厉的限制政策出台。

香港保险为何被追捧?

在香港保险经纪的口中,相比内地的保险产品,保障范围广、保费低但是保额高、收益率高是香港保险被追捧的主要原因。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内地人赴港买保险最主要的险种是医疗险和重疾险。由于香港的人均寿命(85岁)高于内地的人均寿命(75岁),死亡率也相对较低,因此,相同年龄的投保人若买相同保额的同类产品,香港保险的保费要比内地便宜30%~40%。此外,相比在内地购买的一般医疗保险,在香港购买的医疗保险保障范围更广,辐射全球,不存在属地赔偿的限制。尤其是最受内地客户欢迎的重疾险,所保障的重大疾病品种一般在60~100种,而内地类似产品所包含的疾病种类相对较少。王媛以其中一种重疾险向记者举例说明,根据该保险的条约规定,投保人一旦确认患有保险内包含的重大疾病,不需要治疗后再赔付金额,而是先期赔付所有保额,更方便也更利于投保人第一时间选择治疗方案。

王媛告诉记者,来香港购买保险产品的内地客户多以中产阶层为主。除了医疗险和重疾险,储蓄险、人寿保险和投资性保险也是内地客户最为青睐的险种。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内地客户赴港购买保险不单纯是为了传统意义上的保障与投资,部分客户倾向于通过香港保险进行家族财产信托,更有甚者,是利用香港保险达到避税、避险,进行资金转移的目的。

根据香港保险法,投保人的投保信息不得向任何人公布。同时,在香港购买的人寿产品、分红产品所得的赔偿额或收益,不被征收遗产税或个人所得税。此外,如果被保人破产或者其他原因被清算财产(包括被判处没收财产),所购买的香港保险产品并不包含在内,因此在香港投保被不少人看作是保全资产的有效方式之一。

正因如此,在王媛的客户群中,有不少是内地的富商。相比医疗保险,这类人更多的是购买储蓄型保险和投资型保险,其中一款基金定投保险产品很受欢迎。王媛介绍,这款保险产品的月投保金额在120万美元左右,收益稳定的时候可以维持在20%~50%,目前在她这里购买此款产品的两个内地客户都是私营业主。在被问及如此大笔的投保资金如何做到每个月定时交投时,王媛说,除了第一笔投保资金,其余的投保资金都是通过地下钱庄的方式进入客户在香港的银行账户,再转去保险公司的。而其中一个采用这种方式的客户,已经购买该款保险产品近10年。

保单热催生“港漂”经纪人

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地人赴港购买保险产品,香港保险从业人员的版图近年来也在不断扩大。不少香港知名演员、医生、律师、全职太太、金融专业毕业生都涌入了这个被称为“躺着赚钱”的职业。

在香港买保险有两种合法途径,一是通过保险公司自身的代理人购买,另一个则是通过有代理权的香港经纪公司,两者都需在香港的相关机构进行登记。购买人也必须亲自到香港签约,保单方能生效。

随着香港保险产品的走红,不少香港经纪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的代理人选择与内地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合作,介绍客户给香港持牌的经纪公司或代理人,再被带到香港保险公司签单。有保险代理人称,在香港出售一份保险,保险经纪的提成大致在保费的50%~60%。这种情况下,“港漂”逐渐成为香港保险经纪的生力军。

杨怡是香港一家投资机构的股票分析员,除了本职工作,杨怡还有一份“保险经纪”的兼职。身在香港的她经常在朋友圈推送一些比较香港、内地保险优劣,以及在人民币下行时期如何进行投资理财的文章,也会拜托亲戚朋友帮自己介绍想要购买香港保险的客户。

杨怡表示,身边很多“港漂”都在从事这个行业。然而,无论是和内地第三方理财机构合作,或者私人介绍,实际上都在踩内地和香港保险法的钢丝。根据内地保监会的规定,境外保险机构的推销人员或代理人,未取得合法的保险代理资格和执业资格在内地销售保险是一种违法行为。而香港地区的法律同样规定,香港保险代理人或经纪公司销售人员只能在香港境内推销相应产品,不能去内地销售香港的保险产品。

记者从杨怡处得知,在香港成为一名保险经纪需要通过专业考试,对这些限制杨怡很清楚,也在很小心地规避。比如她从来不在朋友圈发布任何保险产品的具体信息,也不会在客户抵港前沟通合同的具体条款。她表示,在香港违反法律的后果很严重,她会提前告知客户这一情况,在微信、电话沟通中只会谈到部分涉及的内容。







香港保险真的“保险”吗?

内地客户在赴港前没法看到具体的投保条款,仅凭借抵港之后的有限时间,能否充分认知其中的风险呢?

此前,内地保监会已就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相关风险做了公开提示。业内人士称,香港的一些保险经纪在推销一些锁定期长的分红保险产品时,往往对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避而不谈,只是介绍有可能产生的最高分红比例。

记者了解到,对于保险购买者来说,分红实现率是保险产品极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不少保险经纪在推销保险时,所宣传的预期红利比率基本等同于100%,但事实上,过去几年香港部分大型保险公司的分红实现率均未达到100%,大部分在50%~75%之间。

今年1月1日,香港保监处开始实施的《承保长期保险业务(类别C业务除外)指引》规定,保险公司需在其官网披露还在产生新保单的各产品的非保证回报部分的分红实现率,该披露至少每年更新一次。该指引还指出,保险公司需要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根据实际经验和投资展望对非保证红利进行审核和调整。而对万能人寿险也要求披露过往年份的派息率。

除了无法保障分红外,汇率的风险更是不能小觑。内地客户购买的香港保险一般是以港币或美元计价,一旦出现汇率大波幅动,投保者就会出现资产缩水的情况。此外,虽然购买香港的保险产品理赔较方便,但是一旦发生理赔纠纷需要依靠法律途径来解决的时候,客户将要承担法律诉讼费用,成本要比在内地高出许多。

可喜的是,目前两地的保险监管正在相向而行。5月16日,内地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北京会见香港保监处专员梁志仁,并签署了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等效评估工作的框架协议,促进两地保险市场的进一步相互开放和融合。记者从保监会了解到,下一步其将启动对香港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等效评估工作,并出台在监管等效基础上对香港保险业的优待政策。也许到那个时候,在香港买保险,就更“保险”了。

7. 香港保险公司靠谱吗


香港保险公司靠谱吗

8. 香港保诚重大疾病保险

第一,两地法律差异,在内地合法在香港不一定就合规,容易造成纠纷。
第二,保险细则差异,最致命的一点就是香港保险有一个条款是保险公司有权对合同提出调整或变更,那么未来还确定吗?
第三,理赔条件更加细致化,比如说重大疾病保险,指定医院的指定大夫确诊才算,那么我们距离这个医院的路程、医生是否需要排队挂号等等,理赔成本增加。
还有一些细节更是要求的比较细致,也就导致理赔时必须达到对应的标准,否则是不予理赔的。
有人去香港或海外买保险,也有其他地方的人来内地买保险,各有各的优劣,但出于安全方面考虑,国内保险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保险需求,而且现在成立了很多合资寿险公司,性价比不低于香港保险,服务更好,理赔更便捷,为什么要给自己找麻烦呢。